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微生物实验室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济南市儿童医院

微生物实验室气溶胶污染预防与控制

研究表明己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 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的研究表明, 医学实验室的许多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由于其气溶胶分子小,易漂 浮在空气中,大多数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 散而污染实验室的空气,当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便可以引起 实验室相关感染。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可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飞沫核气溶胶,另一类是粉尘气溶胶。

这两类微生物气溶胶对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其 程度取决于微生物本身的毒力、气溶胶的浓度、气溶胶粒子大小以及 当时实验室内的微小气候条件。一般来说,微生物气溶胶颗粒越多, 粒径越小,实验室的环境越适合微生物生存,引起实验室感染的可能 性就越大。

在离心、烧接种环、剧烈震荡或混匀时极易形成带菌的气溶胶。 因此样木的离心工作必须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真空采血管须在生物 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min后才能打开。细菌室酒精灯火 焰上应套一个长管,使酒精灯火焰上方有充足的无菌空间,最好使用 焚烧灯。

任何有可能产生细颗粒气溶胶的操作步骤(如标木编号、血清分 离、细菌接种等)标木处理原则上在有合格证的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对于暂无生物安全柜的实验室,可在超净台内处理标木,但切不可开 启排风装置,以减少病毒在空气中弥散。处理标本使用专用离心机, 离心时应使用密闭的离心机转头或密闭样品杯。理想情况下,应在生 物安全柜内取出离心机转头或样品杯。离心机使用完毕,立即用含有 效氯1500mg/L消毒液进行表而消毒。因此做好医学实验微生物气溶 胶的净化工作,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保护在场所工作的人员 的安全。

一、 微生物气溶胶的定义

是指液体或固体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气体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悬 浮

1

体系。

微生物气溶胶是一群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单细胞或接近单细胞 的生物悬浮于空气中所成的胶体体系。粒子大小在0.01?100 U Um, 一般为 0. 1~30 U mo

二、 微生物气溶胶的特点

1、 生物气溶胶无色无味、无孔不入,不易发现,实验人员在自 然呼吸中不知不觉吸入而造成感染。若治疗控制不及时会造成严重后 果。

2、 与其自然感染的疾病相比,有些微生物气溶胶感染的症状不 典型,病程复杂,难以及时诊治,影响预后。

3、 有些气溶胶感染只有呼吸道粘膜免疫才有预防作用,非呼吸 道免疫途径预防作用效果欠佳。现有常规疫苗的预防效果不理想,如 肺炭疽。

4、 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微生物特别是高致病性病毒常常发生 变异,尤其是其抗原性、致病性都可能发生改变,在空气中存活力增 强。

5、 气溶胶传播容易发生病原体在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 物之间的传播。

6、 可以远距离或较远距离传播,这是其与其他传播途径的显著 区别,也是气溶胶传播难以预防的另一重要原因。

医学实验室气溶胶污染净化的国家标准要求:

(1) 低温高速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负压 罩或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之中,应将其可能产生的气 溶胶经高效过滤后排出。

(2) 污染区内应设置不排蒸汽的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其他消毒装 置。 安全防护防止气溶胶的扩散与吸入 防止气溶胶的扩散

无论是哪一种微生物实验室,只要操作感染性物质,气溶胶的产 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除了控制空气传播感染的第一环节,还要防 止气溶胶扩散,这是控制空气传播感染的第二环节。在实验室中,有 多种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气溶胶的扩散,例如“围场操作”、“屏障隔 开”、“有

2

效拦截”、“定向气流”、“空气消毒”等,这些防护措 施的综合利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1、 围场操作:围场操作是把感染性物质局限在一个尽可能小的 空间(例如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操作,使之不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与开 放之空气隔离,避免人的暴露。实验室也是围场,是第二道防线,可 起到“双重保护”作用。围场大小要适宜,以达到既保证安全又经济 合理的目的。目前,进行围场操作的设施设备往往组合应用了机械、 气幕、负压等多种防护原理。

2、 屏障隔离:气溶胶一旦产生并突破围场,要靠各种屏障防止 其扩散,因此也可以视为第二层围场。例如,生物安全实验室围护结 构及其缓冲室或通道,能防止气溶胶进一步扩散,保护环境和公众健 康。按国家标准《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的要求,进出核心实验 室的缓冲间是必需的设置。这是因为:

(1) 避免污染扩散,尽可能把污染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2) 一旦室内出现正压,工作人员可在缓冲室内换气、净化空气、 安全撤离;

(3) 退出实验室时可在其内换鞋、脱去外层衣服和手套、必要的 消毒,避免内层衣服污染或污染其他房间。

3、 定向气流:对生物安全三级以上实验室的要求是保持定向气 流。其要求包括:

(1) 实验室周围的空气应向实验室内流动?以杜绝污染空气向外 扩散的可能,保证不危及公众;

(2) 在实验室内部,清洁区的空气应向操作区流动,保证没有逆 流,以减少工作人员暴露的机会;

(3) 轻污染区的空气应向污染严重的区域流动。

以BSL-3实验室为例,原则上半污染区与外界气压相比应为一 20Pa,核心实验室气压与半污染区相比也应为一 20Pa,感染动物房 和解剖室的气压应低于普通BSL-3实验室核心区。

3

4、 有效消毒灭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个环节都少不了消毒技 术的应用,实验室的消毒主要包括空气、表而、仪器、废物、废水等 的消毒灭菌。在应用中应注意根据生物因子的特性和消毒对象进行有 针对性的选择。并应注意环境条件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凡此种种,都 应在操作规程中有详细规定。

5、 有效拦截:是指生物安全实验室内的空气在排人大气之前, 必须通过高效粒子空气(HEPA)过滤器过滤,将其中感染性颗粒阻拦在 滤材上。这种方法简单、有效、经济实用。HEPA滤器的滤材是多层、 网格交错排列的,因此其拦截感染性气溶胶颗粒的原理在于:

(1) 过筛:直径小于滤材网眼的颗粒可能通过,大于的被拦截; (2) 沉降:对于直径0. 3/zm以上的气溶胶粒子作用较强。气 溶胶粒子直径虽然小于网眼,由于粒子的重力和热沉降或静电沉降作 用也可能被阻拦在滤材上;

(3) 惯性撞击:气溶胶粒子直径虽然小于网眼,由于粒子的惯性 撞击作用也可能阻拦在滤材上;

(4) 粒子扩散:对于直径小于o. lUm的气溶胶粒子作用较强, 气溶胶粒子虽然小于网眼,由于粒子的扩散作用也可能被阻拦在滤材 上。

依照上述原理,最不容易滤除的粒子是0. 1?0. 3um的粒子。 防止气溶胶的吸入

尽管采取了上述防止气溶胶扩散的种种措施,但由于气溶胶具有 很强的扩散能力,还是不可避免地污染实验室的空气。所以,实验室 工作人员仍然需要进行个人防护,以防止气溶胶吸人。

气溶胶的传染

今后在室内生物气溶胶重点应放在应用基础上,主要有: 1、 室内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和危害性; 2、 室内生物气溶胶污染与疾病的关系; 3、 影响室内生物气溶胶的环境因素; 4、 室内微生物环境下生物气溶胶的有益应用;

4

5、 控制室内生物气溶胶的技术;

6、 研究生物气溶胶检测仪和大流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7、 规范室内生物气溶胶研究方法和程序

通过以上7个方面的研究,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室内生物污 染,改善空气质量,包括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 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5

微生物实验室气溶胶预防与控制

济南市儿童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气溶胶污染预防与控制研究表明己知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只占全部感染的18%,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却高达82%。对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的研究表明,医学实验室的许多操作可以产生气溶胶,由于其气溶胶分子小,易漂浮在空气中,大多数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形成的感染性气溶胶在空气扩散而污染实验室的空气,当工作人员吸入了污染的空气,便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2asf0rf4y7wp9920czo7b3ef97x1a00zy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