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色。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与学的科学; 3. 有的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感互动; 4. 有的则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结果和评定。 我们的观点 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就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我们观点的根据 幸福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状态!!! 1.反映教育的本质 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把个体从一个生物的实体发展成为社会的实体。也就是把一个新生婴儿的生物个体,经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成长为一个社会的人,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品德。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途径之一,是通过经验传递实现的,通过教与学的人际交往实现的。教育、教学过程,也就是人际交往的过程。 2.反映教育的结构系统 (1) 教育是一个系统,一般认为它包括三个子系统。 (2)经验传授系统是传授者通过一定的传授方式进行教育教学,也就是教; (3)接受系统是接受者通过一定的接受方式进行学习,也就是学; . 资料. . .. . (4)经验系统就是传递的对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等。 这三个系统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这个系统的核心是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心理学正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反映了心理现象研究的独特领域。 三、教育心理学的容 1. 基本理论 2. 学习心理学 3. 教学心理 4. 群体心理 5. 个体差异 6. 学生心理健康 7.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8. 教师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 开创阶段 2. 发展阶段 3. 成熟与完善阶段 (一)开创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孔子的智商四分法;启发式教学思想 ,学记:喻的原则 2.两大支柱学科的推动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879年,自然科学引入心理学研究。 3.教育理论们卓有成效的工作 (1)瑞士教育学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 (2)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 (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学的三个重要基础,而且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 资料. . .. . (4)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 (二)发展阶段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20年代后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华生、赫尔、斯金纳 联教育心理学界:以维果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为代表 我国教育心理学界 1. 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2.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 在本世纪50年代主要学习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发展和学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 (60年代到现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94年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 (1)主动性 :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 从个体部强调知识的获得和建构,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 (3)合作性 强调共享教学中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学习,如合作学习,把个人的思维与群体工作相结合,交互式学习和同伴辅导等 (4)社会文化性 强调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任何学习的发生不是在白板上进行的,而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建构产生的。 . 资料. . .. . 第二节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容 一、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小学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二、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容 1.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 2. 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 3. 学习心理 4. 知识的获得与应用 5. 问题解决与创造 6. 技能的形成 7. 品德的形成和培养 8. 学习策略 9. 学习的动力机制 10.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问题 11. 课堂学习管理 12. 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兔子生存法则 一只狮子发现一只兔子,追了它大半天,最终还是没追上。其他动物嘲笑狮子,狮子无奈地说:“我跑只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兔子跑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我当然跑不赢它。” 一只狮子遇上一只兔子,奋力向它扑去。兔子自忖最终难逃狮子的魔爪,便撒腿向草地跑。一个追,一个跑,眼看兔子就要被狮子抓住,狮子却放弃了兔子。因为狮子发现兔子把它引到一群绵羊面前。羊与兔比,狮子当然要舍兔而取羊,不为别的,只为羊的肉比兔多。 一只狮子遇上两只兔子,一只在前,一只在后。前面的善跑,后面的不善跑。后兔与前兔打招呼:你得挺住,多跑一会儿,把狮子拖累;等狮子再来追我时,我就能跑赢它了。最终的结果是,狮子徒劳无功,两只兔子安然无恙。要说明的是,后兔事后无偿为前兔供应了一个冬季的松子果。 一只吃饱的狮子在闲逛时发现一只兔子。狮子想吃它,可胃撑得受不了;想放它,一则觉得便宜了它,二则有损森林之王的威严,实在不妥。聪明的兔子看出狮子的心思,说:“高贵的狮子先生,我实在不忍心让我那不太嫩也不太美的肉来使您饱胀的胃难受,可我也不忍心您因为不吃我而失去您的尊严。为了报答您,我决定给您‘回扣’———发现绵羊一定通知您,而您,只需假惺惺地追一追我,到没人的地方就放了我,就当您活动活动筋骨吧,如何?”狮子眯起眼想了想,果然是个好办法。于是兔子与狮子玩了一次友谊“赛跑”,事后兔子拿了“回扣”给狮子———它可不敢毁约,因为它知道,明年还得靠那只经常“吃饱”的狮子帮忙才能“生存”。 三、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与目的要求 这门学科主要阐述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是一门具有一定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第三节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的原则 二、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 . 资料. . .. . 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它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间接地收集资料,以了解和分析现象的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现状调查 关系调查 发展变化调查 原因调查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的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教育改革的小围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它的目的在于系统地、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 (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或某个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身体发展 一、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 1. 顺序性和阶段性 2. 稳定性和可变性 3. 不平衡性 4. 个别差异性 二、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表现 (一)我国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情况较以前明显提高。在1985. 资料.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