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在小学数学教案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08级教育硕士<4)班小学教育学号:2008040554 陈育生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在深化教育教案改革的今天,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案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主要表现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创造一般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思想<理论)和事物,相对仿造和再造而言。①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例如,科学家的新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体。吉尔福特在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②,他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他指出,由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行为,代表一个人的创造力,这种能力所谓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具有创造能力人的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三、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类似于“一块红砖有什么用处”这样一题多解的试卷,回答者从建筑材料展开到十余种其他用途,表现出良好的变通性。所谓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够提出不同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例如,对故事“一位哑巴妻子被医治好了,丈夫却为妻子变得唠叨而苦恼,从而想让医生把自己变成听不到妻子唠叨的聋子”加以命题,结果出现“聋夫哑妻”、“无声幸福”、“开刀安心”等独特、新颖的命题,表现出良好的思维独特性。所谓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性或速度,也就是说,创造能力高的人,思维活动则多流畅、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众多的观念。 在创造性 ①②
杨文丰,钟定华.创造的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 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思维中,既有抽象思维,也有形象思维;既有逻辑思维,也有非逻辑思维;既有发散思维,也有收敛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灵活性、敏捷性、突发性、跳跃性、综合性、联动性等特征。①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1、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个体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人的左右两边身体的活动是由左、右脑交叉控制的:左脑控制着人体右边的神经和感觉,是理解语言的语言中枢,主要进行逻辑思维,是知识脑;右脑控制着人体左边的神经和感觉,主要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是创造脑。而人们一般只重视用左脑而忽视右脑。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思维的角度看,接受的大多数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发挥的是左脑的功能,忽视右脑功能的发挥。右手是受左脑指挥的,但左撇子只占人类的10%左右,大多数人都习惯于用右手,这也表明人们习惯用左脑。而创造性死亡则需要大脑两半球功能的联合。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开发大脑潜能,这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创造力的强弱,一个创造性思维发达的人,一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如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是与他们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敏捷性即思维的创新性是分不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人工作成绩平平;相反,一个思想活跃、勇于开拓的人往往能做出突出的成绩。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尺度是为社会所做贡献大小,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是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2、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激烈的世界竞争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去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思维嘱托的主动性,不拘于已有结论,不迷信权威,力求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找到新的不同的结论。因而具有开拓性和开放性,这正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它虽然是一中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仅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 ①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创新的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除极少数生来痴呆、弱智或神经有障碍者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和强化。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①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民族的振兴需要创造。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案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我们的教案中怎样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案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沟通,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实现教案民主,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思考,乐于发表意见,学生才会有参与意识,从而使才智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把微笑、游戏、竞争、鼓励、民主带进课堂,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 <二)组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案改革,摒弃陈旧的教案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案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案中,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学生听,不能过分严肃,过多地批评。因为这样做使学生思想紧张、心理压抑、思路不畅,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会引起学生畏惧数学,厌倦学习。1、激活求知欲,促进思考。学贵有疑,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教师在回答 ①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他们问题的过程中,要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疑问和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对于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动辄训斥,以免挫伤其积极性,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在教案中,不但要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向“权威”战,勇于提出新见解、新看法。如在教案“圆的认识”时,学生就对“车轮子是圆形,不是方形”和“车轴装在轮子的中心”两个事实感到好奇,总想弄个明白。这时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答案,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和仔细观察形状各异车轮的转动,从而认识轴装在圆心,则圆心到圆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这样的圆形轮子转动才能使车子平稳行走,其它轮子则不稳定。这样,学生们都有了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都想在老师没有告知结论前自己找到规律。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学生在这一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2、组织探究,实施再创造性学习。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案一定在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之上进行。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再复制一遍知识。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也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施再创造①,因此,在教案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主动探索、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促进思维,尤其是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或与众不同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圆的面积”一课,首先,学生根据教材的方法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后,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2..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除了把圆剪拼成其它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这时,老师并没有因为已得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回避学生的问题,而是抓住学生质疑的兴趣,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剪拼、推算,结果无论是将圆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还是近似的平行 ①
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教育研究,1998<3)
个人资料整理 仅限学习使用 四边形、梯形,最后都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这一过程是学生以与前人的推理验证相同的方式在进行学习,已经是在进行一种“再创造性的学习”了,更深刻地理解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他们的创新精神。再如,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在认识了乘法的意义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6+6+6+6+4=?学生的反应是情绪化的,快嘴的学生已经在嚷嚷“不能写出乘法算式”了。在这个变异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思维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转而成“柳暗花明又一村”,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结果孩子们得出的答案是:6×4+4<一般思维)、7×4<4个7创新思维)、4×7<7个4创新思维)6×5-2<创新思维)。“7+4+5+2+3+6这个算式能改写乘法吗?”学生不再急于脱口而出,但片刻就写出了9+9+9和9×3。由此可见,学生不仅认识了乘法的意义,而且得到了深化,这些潜在的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就必须积极地去开发。一次次的思维创新成果才会激励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教师特别要尊重他们的思考和劳动。对差生应采取亲近、鼓励和信任的态度,让他们与优生一块合作,一块探索,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学困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我也能行”、“我也能发现”、“创新并不神秘”,从而切实体验到创新的魅力。3、提倡和鼓励多法解题,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把独立思考的要求作为学生学习的“常规”加以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发散性。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提出多种假设和途径,这对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的;从结论上看,众多的答案,能对创造性思维做出验证。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不同的策略,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开凿一条1500M长的隧道,8天开凿了全长的错误!, 照这样计算,共需几天完成任务?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得出以下几种方法:8×<1÷错误!);<1-错误!)÷<错误!÷8)+8;1÷<错误!÷8);8÷
错误!;1500÷<1500×错误!÷8);1500×<1-错误!)÷<1500×错误!÷8)+8。
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些解法加以比较,看哪些方法思维灵活,计算简便。这样通过不同途径、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