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茬、整地 (一)选茬

实现3年以上轮作,选正茬、肥茬、软茬。

通常优先选择大豆茬、西瓜茬或马铃薯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作物做前茬。 (二)整地

采用以深松为基础,松、翻、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

1、秋翻整地

最好秋翻、秋耙、秋施肥和秋起垄,随后镇压。翻深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

如果不能秋起垄则应在早春土壤化冻10-15厘米时顶浆打垄并立即镇压,严防跑墒。

2、耙茬、深松整地

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茬和马铃薯茬。先灭茬深松垄台或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合成新垄,然后及时镇压,严防跑墒。

二、选种、处理 (一)选种 1、审定品种

要选用经审定推广的耐密植的优良品种。 2、生育期 (1)原则

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应比当地平均活动积温少100-150℃,保证品种在正常年份能充分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间脱水时间。

(2)积温带

如一积温带应选择2500-2600℃左右的玉米品种,二积温带应选

用有效积温2500℃左右的玉米品种;三积温带应选用有效积温2400℃左右的玉米品种。

3、种子质量

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 (二)种子处理

1、试芽

播种前15天进行发芽试验。 2、晒种

选择晴朗微风天气,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经常翻动种子,晒匀,白天晒晚上收,防止受潮。

3、药剂处理

根据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程度选择不同药剂拌种。 (1)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防丝黑穗和地下害虫。

(2)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0.4%拌种,预防玉米丝黑穗病。 (3)播种时每公顷再用辛硫磷颗粒剂30-45公斤随种肥下地,防地下害虫。

4、浸种催芽

将种子放在30-35℃水中,大粒种子浸泡8-10小时,小粒种子浸泡6-8小时,然后放到20-25℃室温条件下湿润催芽,防止粉种。通常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48小时即可出芽,根尖长0.5厘米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

三、播种 1、播种时间

当耕层5-10厘米的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适期早播。一积温带在4月20-25日播种,二积湿带在4月25日-5月1日播种,

三积温带在5月1日-5日播种,

2、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3-4cm。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最好采用人工催芽坐水埯种。 3、种植密度

播种密度应根据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不同水平、地力等因素而定。

(1)常规情况下,耐密品种每公顷保苗5.5-6.5万株; (2)稀植品种,每公顷保苗4.0-5.0万株。 (3)密植通透栽培,每公顷保苗6.5-7.5万株。 四、施肥

玉米底肥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30-45吨。 1、常规化肥 (1)施肥量

公顷用尿素350-400公斤,二铵150-180公斤,氯化钾100-150公斤。偏碱性土壤每公顷增施硫酸锌15千克。

(2)施肥方法

氮肥1/3-1/2,磷肥、钾肥、锌肥全部机械深施做底肥,余下的氮肥在玉米7-9片叶,在株间刨埯或在垄侧开沟深施,并及时覆土。

2、复合肥 (1)施肥量

如采用壮家宝50%含量(N28、P2O514、KO212)长效生态掺混肥,公顷准备掺混肥500-550公斤,有机肥40-80公斤。

(2)施肥方法

掺混肥全部做底肥应用,播种时配合40-80公斤有机肥做口肥,效果更佳,深度在种下7厘米。

五、田间管理

(一)查田补栽

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出苗后如缺苗及时坐水补栽,3-4片叶时定苗。

(二)铲前深松、趟地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做到三铲三趟。 (三)化学除草 1、播后苗前除草

在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选用高效除草剂,对水400-600kg土壤喷雾处理。

(1)禾本科杂草地块

每公顷90%乙草胺1400-1900ml或72%异丙草胺用2250-3750ml。

(2)阔叶杂草地块

50%甲草嗪(70%赛克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900-1050g或75%宝收干悬浮剂每公顷15-25g。

(3)杂草混生地块

72%都尔每公顷1500-2000ml加50%甲草嗪每公顷400-500g或50%安威乳油(乙草胺加嗪草酮)。

2、苗后除草

在玉米3-5叶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每公顷用4%玉农乐悬浮剂1000-1500ml,或4%玉农乐750-1200ml加40%阿特拉津胶悬剂1200ml,对水450-750kg茎叶喷雾。

(四)防虫 1、粘虫 (1)防治指标

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黏虫时达到防治指标。 (2)防治时期

6月中下旬,玉米拔节孕穗期,开始防治。 (3)防治方法

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每公顷用量300-450ml,对水450kg,或用有机磷农药喷雾防治,或人工捕杀。

2、玉米螟 (1)防治指标

玉米螟防治指标为百株活虫80头。 (2)防治时期

在玉米大喇叭口前期,大约7月10日左右,是防治玉米螟最佳时期。

(3)防治方法

每公顷用3.5%锐丹乳油225ml,拌细砂150公斤,每株2.5-3g,或每公顷用3.5%锐丹225ml加水150公斤,灌矿泉水瓶内,盖上扎成小眼,每株2-3毫升,防治玉米螟。

(五)防病 1、丝黑穗病 见种子处理部分。

2、大斑病

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2-3次。

(六)灌溉

要抓好三个关键时期,缺水灌水补充。 1、拔节孕穗期

大约6月20日,灌水必须灌透、灌足,灌水量1300-1400m3/hm2,盐碱地应适当增多。

2、抽雄扬花期

大约7月25日左右,为玉米需水临界期,应根据苗情和土壤肥水状况灌水1-2次。

3、玉米灌浆至成熟

大约8月中、下旬,应灌水1-2次。后期灌水每次灌水量1000-1200m3/hm2,不宜过大,避免根系早衰。

(七)化控

在玉米 6-9叶期,田间长势过旺、密度较大、通风条件差地块应用矮壮素等化控技术,防止玉米倒伏。

(八)其它措施 1、打丫子

及早掰掉丫子,避免损伤主茎。

2、放秋垄

8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1-2次。 3、站秆扒皮晾晒

9月15日,玉米蜡熟末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 六、收获 1、收获时期

大约9月25日,完熟期后收获。 2、收获后管理

收获后玉米要进行晾晒或烘干处理。子粒含水量达到22%时可直接脱粒,高于22%上冻后脱粒。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一、选茬、整地(一)选茬实现3年以上轮作,选正茬、肥茬、软茬。通常优先选择大豆茬、西瓜茬或马铃薯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作物做前茬。(二)整地采用以深松为基础,松、翻、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1、秋翻整地最好秋翻、秋耙、秋施肥和秋起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yog9odr56vudb8cem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