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作业考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质: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认识事物的质有重要意义:认识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把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
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毛泽东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领导力量和同盟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形态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们必须从这一阶段出发,不能超越这一阶段。前一个层次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次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的社会发展程度。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科学的概念,才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5、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要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原理的内容。 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是相互区别的。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知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反映。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感性认识是“生动的直观”阶段,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形象性、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
判断是对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或关系中由已知合乎逻辑地推出未知的反映形式。理性认识阶段就是“抽象的思维”阶段,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虽然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是,它们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 首先,理性认识依靠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认识的任务就在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来指导实践。因此,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3)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飞跃,要正确实现这次飞跃,首先要勇于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获得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飞跃的基础。其次,要遵循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也就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和升华,从中得到理性认识。
2、简要回答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具体要通过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作用表现出来。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处于矛盾统一体中,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斗争性对推动事物的发展有重大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矛盾的转化即质变作准备。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的作用更加明显,斗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结合中实现的。因此,只有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才构成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源泉和动力。
3、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三大法宝)。
答:“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在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揭示出得反映中国革命发展客观规律的基本经验,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方面。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4、如何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的阶段性特征。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村基础薄弱,现代服务业正在培育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仍然比较突出。
其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人民群众在政治、文化活动中差异性明显,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进展,但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仍然严峻。
最后,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中国对外开放成就显著,同时我国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存度较大,经济发展质量不高,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发展阶段,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具体国情,并据此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5、概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答: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那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认识国情,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变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做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从而准确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
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会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有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1982年十二大和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分别对这一阶段的内容做了一定的分析。
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做了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
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1997年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十七大、十八大都既肯定了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强调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正是由于我国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要“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的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要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论述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答: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的概念有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方面看,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居民的大多数;从质的方面看,人民群众是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社会力量。其中,劳动群众(包括劳动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肯定地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上具有决定作用,首先的和主要的是指劳动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和进步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人民群众又是一个政治概念。在阶级社会中,通常情况下的人民群众,是相对于统治阶级而言的;在外敌入侵的特殊情况下,统治阶级的部分成员也可能转入人民群众的行列。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是相对于敌视和蓄意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而言的;人民与无产阶级领袖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内部关系。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人们从事一切其它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其次,人民群众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即生产力的体现者,从而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客观质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创造了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物质前提。其次,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发展的源泉。 再次,人民群众也直接参与了精神文明的创造。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首先,人民群众为社会变革创造了经济前提。其次,人民群众是直接实现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毕竟是在一定条件下,在既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而这种创造活动也势必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等诸方面条件的制约。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提出了树立群众观点的根本要求,并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的根本原则, 1)群众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包括: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应用于实际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一切工作中克敌制胜的传家法宝,是党的生命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党在每个历史阶段的政治路线,归根到底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群众路线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路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组织和领导的,而民主集中制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群众路线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并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来自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2、请阐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答: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农村的阶级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伴随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我国逐步掀起了大规模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建设经验。
从1953年开始,我国在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同时,就全面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的途径,逐步地把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3年以前,以发展互助组为主,试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国后,党十分重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走合作化道路的要求,大量发展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并有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由于互助组
比单干优越,因此农民也乐于接受和广泛参与。从1953年开始,部分地方开始尝试开展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拥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和发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全国形成了农业合作化高潮,从大办初级社迅速转向大办高级社。1955年7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总结了农业合作社的历史经验,系统阐述了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方针和原则。同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加速了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已经达到1.17亿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基本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5亿多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一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在土地改革后“趁热打铁”,采取先合作化,后机械化,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二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互助组到初级社、高级社这样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三是依靠贫农、下中农,巩固地团结中农,对富农采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的政策。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经历了大体的三个阶段,1953年以前为手工业合作社试办阶段,1954年至1955年底为手工业合作社发展阶段,到1955年底,合作组织发展到6.8万余个,社员达到220万人。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从手工业供销小组到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再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逐步过渡形式。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毛泽东多次讲到:“搞手工业合作化比农业合作化还要难”,“对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农业不能采用剥夺的办法,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的劳动者,既不是资本家,下面又没有工人,对于他们,只有经过劝说,启发自愿。”国家应该给予必要的帮助,提升手工业合作社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到1956年底,基本上实现了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同时,渔业、盐业、民间运输业、小商小贩等个体劳动者也基本实现了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大大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并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