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的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要是她喜欢的,就会特别想做,而且做得很好。而且,如果
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把他当做一个小孩子,同样的事情多次单调的重复,他们会有逆反,说“不知道”就是很常见的逆反现象。但是,相对与您说的话,在听故事的时候,孩子不仅能重复还能讨论,说明他的兴趣在这里。
(2)建议您分三步锻炼孩子的倾听能力,或者说培养倾听的习惯。
1。提出要求,很正式的和孩子说:你已经长大了,是很多小朋友的大哥哥或大姐姐,别人再跟你说话的时候,要安静,要仔细听,听清楚别人的意思;在别人说完后,要给对方一个反应,比如“好的”“嗯”或者点点头等等;
2。在跟孩子沟通前,布置任务和奖励,比如说:我要给你布置小任务啦,看看你能不能很好的完成,如果完成的话,我就奖励你小贴纸(或其他的小东西)……在听完之后,让孩子复述一遍。慢慢让孩子了解到她认真听你的话是会得到认可的。
3。对孩子的倾听给予及时的认可。除了可以交代孩子的事情,当孩子偶尔将听到的一些信息讲给你的时候,及时地给他鼓励,比如:宝宝帮爸爸记着这件事情,非常好!谢谢!
3—6岁的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差,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能理解的内容或活动形式,幼儿才有意志集中注意倾听。反之,准备得再华丽也会不得效果。
建立必要的常规,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倾听。多运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手段。由于幼儿的行为有易反复的特点,因此就需要教师经常的、积极的评价方式来肯定、鼓励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逐渐使这一习惯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
最后,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在一个活动中或一朝一夕中养成的,它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乃至整个学习生活。它也需要教师有吸引力的教育方法和充足的耐心去教育、去等待。
对汉字的敏感度的关键在于激发孩子对汉字以及阅读的兴趣,识字和阅读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孩子对汉字不感兴趣便不愿意主动阅读,也感受不到认识汉字对阅读的有利作用,没法从不断的阅读中去接触汉字。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对汉字不敏感,切忌单独枯燥的去强迫识字,家长可先引导并指导孩子阅读,以游戏的形式在阅读课文中比一比谁认的字多,认识多的予以奖励的形式一步步的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等到孩子的识字量到了一定程度后,他能独立阅读时就能自然而然的对汉字敏感了。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的拐杖,它是开发智力,促进“提前读写”的有力工具。而据众多小学一年级教师反映,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只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学习拼音导致很多孩子因进度太快而跟不上班。所以让孩子适当提前学习汉语拼音,这对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语文学习,对于小学推进“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先进教学方法是大有好处的。
首先,家长别给孩子制造紧张的气氛。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说,你马上就要上学了,在学校要听老师话,争取当三好学生……别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可以对孩子说,你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一个憧憬,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其次,帮助孩子做好身体上的准备。早睡早起,睡眠充足,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小学一年级一周有四节体育课,加上现在又推行阳光体育、课间活动等,确保孩子每天锻炼一小时。如果孩子前期没有这方面的准备,一下进行这么多的体育活动,孩子可能会吃不消。
再有就是知识上的准备。语言方面,小学要有500字左右的识字量,其实一般的孩子都会积累到,只是能否熟练运用及表达能力的区别,所以多让孩子说,勇敢地说,是需要培养的;数学方面,要对基本的数概念进行认知,对一些思维(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是良好习惯的准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收拾学习用品,明天上学要用的东西要学会自己整理。当然这个做的过程要由家长指导。有些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要教会孩子自行如厕、系鞋带。
家长要给孩子灌输一种互相帮助的思想,“你现在是一名小学生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同学有困难,没有带齐学习用品,你要主动借给他。”“同学之间要相互谦让,不能耍小性子,因为他们都是你的伙伴。”
最后再提醒家长两点,一是给孩子学习用品的准备,比如书包、铅笔盒等要实用为主,有的孩子的铅笔盒功能特别全,按键特别多,结果铅笔盒打不开了,笔都拿不出来。
二是建议家长带孩子提前去学校感受一下学校的环境,让孩子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有一种期待。有的孩子刚入学的时候会哭,就像刚入幼儿园一样,他认为妈妈不要他了,把他扔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