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一、单选题
公园城市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而创新的一个概念,是高质量背景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成都试点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着力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堪称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筑基工程。下图示意成都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利于成都市( ) A.拓展发展空间 C.奠定产业基础
B.形成单中心格局 D.向四周逐渐扩展
2.龙泉山森林公园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 ) A.防风固沙
B.美化环境
C.调节径流
D.调节气候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湿地等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4.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净化水质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小气候 D.下渗蓄水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位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完成5-6题。
5.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C.政治
B.资源 D.交通
6.“平衡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法国城市的( ) A.空间结构 C.产业协作
B.城市化进程 D.规模结构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据此完成7-8题。 7.新建住宅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 A.B1、L2
B.B3、L2 C.B2、L3 D.B3、L3
8.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C.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台为中心,以400米-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
A.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 B.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 C.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 D.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10.TOD开发模式可以( )
A.加重城市交通拥堵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D.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下图是流域型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