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非暴力沟通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 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

“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 “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 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

“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 “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 3)指责他人。

“我很伤心,因为你说你不爱我。” “我很生气,因为老板说话不算数。”

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例如:

1)“看到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我很不高兴。因为我重视公司的形象。” 2) “你没把饭吃完,妈妈感到失望。因为妈妈希望你能健康成长。” 3)“老板说话不算数,我很生气。因为我想有个长假去看弟弟。” 非暴力沟通需要: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有一次,我应邀调解南加州的一些农场主与工人的冲突。这些工人是外国移民,他们与农场主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争吵不断升级。会谈一开始,我就提出两个问题:“你们双方各有什么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一位农场工人喊道: “他们是种族主义者!”而一位农场主嚷道:“他们不尊重法律和秩序!”很明显,他们都在指责对方,而没有表达自己的需要。 还有一次,为了增进信任,一些以色列人和一些巴勒斯坦人走到了一起。在会谈开始时,我问了同样的问题:“你们现在需要什么?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你们希望对方做什么?”然而,一住巴勒斯坦人接着就说道:“你们的所作所为和纳粹一样!”这当然很难得到以色列人友善的回应。

一位来自以色列的妇女立即站起来驳斥他:“胡说八道!”他们来这里本来是为了改善关系,可是,他们的对话只是使关系变得更糟。发生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因为双方都习惯于指责对方。在这个例子中,如果这位妇女想表达她的需要和请求,她也许会说:“我希望我们能互相尊重。你刚才评论我们的行为方式,我想请你谈谈,你的评论针对的是怎样的行为?” 根据我长期以来的经验,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以下是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基本需要 1.自由选择:选择梦想/目标/方向,

自由制定计划来实现这些梦想、目标和方向。 2.庆祝:

庆祝生命的创造力以及梦想的实现;

纪念人生的失落:亲人的去世或梦想的破灭等(表达悲伤)。 3.言行一致:

真诚,创造,意义,自我肯定。 4.滋养身体:

空气,食物,运动,

免于病毒、细菌、昆虫及肉食性动物的伤害, 休息,住所,触摸,水。 5.玩耍: 乐趣,欢笑。 6.情意相通:

美,和谐,激励,秩序,平静。 7.相互依存:

接纳,欣赏,亲密关系,社区,体贴,成长,安全感,倾听, 诚实(诚实使我们能够认识和超越自己的局限性),爱,信心,尊重, 支持,信任,理解。 非暴力沟通把需要看作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而不是某种具体的行为。一种要素是否被当作需要,关键在于它能否促进生命的健康成长。 难以承受的痛苦: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

在一次研讨班中,我们就社会文化对妇女的影响展开了讨论。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妇女在表达请求时感到别扭,好像做错了什么。 例如,她可能不会说:“我今天累坏了,晚上想休息。”相反,她的话听起来也许就像是辩护词:“你知道我一整天都没歇过,我熨了所有的衬衣,把这周的脏衣服都洗了,准备了午餐和晚餐,还出去买了东西……你是否可以……?”“不!”她委婉的请求非但没有被接受,反而马上被拒绝了。她试图证明她应当获得某种权利。然而,对方的拒绝似乎再次表明她的需要微不足道。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在另一次研讨班中,一些女士谈到对表达个人需要的畏惧。我母亲参加了那次研讨班。她突然站了起来,离开了房间,很久都没有回来。回来时,她脸色很苍白。我问道:“妈妈,你还好吗?” “还好,”她回答说,“刚才想起了一件事情,心里极为难受。” “什么事情?”

“36年来,我一直在生你父亲的气,我认为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我终于意识到,我从没有和他说我想要什么。”

是的。在我的记忆中,她总是委婉地表达自己,而不直接说她需要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她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极为贫困,只要她想拥有一点东西,哥哥和姐姐就会教训她:“你知道家里很穷,怎么还这么贪心!你以为家里就你一个人?”于是,她也就不敢说她需要什么。

有一次,她妹妹在阑尾手术后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小钱包。妈妈那时14岁。她是多么想要那样一个装饰有小珠子的钱包啊!但她不敢说。接下来发生什么呢?她假装病痛,并一直隐瞒家人。家里人带她去看了几个医生。医生无法作出诊断,于是就决定做手术检查。对妈妈来说,这太冒险了。不过,她最后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小钱包。收到礼物的

喜悦让她暂时忘记了手术后身体的痛苦。接着,有两个护士走进了病房,其中一个护士把温度计放在她的嘴里。妈妈这时把钱包递给另一个护士看。护士很惊讶,说道:“哦。给我的?为什么?谢谢!”她收下了钱包!妈妈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那位护士:“我不是这个意思,请把钱包还给我。”这个不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会是多么的痛苦!

从“情感的奴隶”到“生活的主人”: (“生活的主人”——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完全的责任。)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情感的奴隶”。 在这个阶段,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如果别人不高兴,我们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有责任做点什么。此时,我们特别容易把亲人看作是负担。

显然,这会伤害到彼此的关系。我常听人这样谈论亲密关系:“我真的害怕与人亲近。每次看到伴侣处于痛苦之中,我就极为沮丧,感到窒息,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囚犯。于是,我就想尽快摆脱这段关系。”

许多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刚谈恋爱时,他们对恋人的关心是自发的。那时,彼此的相处是那么地惬意、融洽和美好。然而,随着关系变得“严肃”,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有责任让情人过得开心。于是,爱情开始沉重起来。 一旦面临这样的情形,我就会承认:“在恋爱中,我无法忍受丧失独立性。如果恋人过得很糟糕,我就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我可能会由于不堪重负而提出分手。”然而,如果意识不到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我可能就会指责恋人:“你太依赖我了,我能力有限,我们分手吧!”此时,如果我的朋友能够倾听我的痛苦,她也许会说:“你认为你必须照顾好我。这让你觉得自己失去了自由,是吗?”如果她反过来指责我:“我的要求过分了吗?”那么,我们的关系很可能就会陷入僵局,甚至难以为继。 第二阶段:“面目可憎”。

在这个阶段,我们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很大。想到日子过得这么憋屈,我们可能会很恼怒。此时,如果遭遇他人的痛苦,我们可能就会无动于衷:“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不再愿意为他人负责,但我们还心存疑虑。因此,我们的态度也就显得生硬。

有一次,一位女士在研讨班的休息时间兴奋地说,她很高兴认识到自己也曾是“隋感的奴隶”。研讨班重新开始后,我建议大家做一个活动。这位女士坚决地说:“我想做点别的。”我意识到,她在捍卫她选择的自由——即使她的选择会与其他人的需要相冲突。 于是,我就问她:“你想做点别的,即使那会与我的需要相冲突,是不是?” 她想了想,然后结结巴巴地说:“是……嗯……不是。”她的困惑反映了表达自己的需要只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阶段。

这里,我想讲讲我女儿玛拉的经历。她以前是个“有礼貌的小女孩”,对别人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她习惯于委屈自己来迎合他人。注意到这个情况后,我想鼓励她大胆地说出心里话。当我告诉她我的看法,她哭了。她很无奈地说:“但是,爸爸,我不想让任何人失望!”我回答说,真诚待人比委曲求全更为可贵。如果别人感到不安,我们可以认真地倾听,但无须责备自己。

不久以后,我就发现玛拉有了变化。有一次,她学校的校长打电话给我。他告诉我,他在学校和玛拉说“校内不能穿牛仔裤”,玛拉没好气地回答“见鬼去吧,你”。我很高兴,玛拉终于能够说出心里话。当然,她还要学着尊重他人的需要——我相信,这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阶段:“生活的主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此时,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我们还发现,人与人相互依存,损人无法真正利己。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小结: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她们的形象常常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2) “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实例:

“让私生子女像以前那样见不得人!”

一位女士是救济食品发放中心的志愿者。有一天,她的同事在读报时气冲冲地说:“我们需要让私生子女像以前那样见不得人!”

在过去,听到不同意见,她一般只会在心里嘀咕对方的不是。这一次,她试着运用非暴力沟通进行交流。 女士:(首先试图了解同事的观察……)“你在读有关‘少女妈妈’的报道,是吗?” 同事:“是的。真不可思议!有这么多少女未婚先孕!” 女士:(接着了解她的感受和需要)“你担心她们的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不是?” 同事:“当然!你知道吗?如果我那样做,我父亲会杀了我!” 女士:“哦,看起来在过去少女未婚先孕后果极为严重,是不是?” 同事:“是的!我们知道怀孕意味着什么!我们总是担惊受怕,而这些女孩却毫无顾忌.,” 女士:“你希望她们能有所顾忌,对吧?” 同事:“至少恐惧和惩罚会起到一些作用!报道说有些女孩为了怀孕去和不同的男人睡觉!然后,她们生了孩子,由我们来买单!”

此时,这位女士注意到两种不同的感受:1.对一些女孩故意怀孕感到震惊;2.对纳税人需要养育她们的孩子感到愤怒。她选择先关注第一种感受。 女士:“现在的人不顾名誉、后果和经济状况就未婚先孕,你很难接受这个事实,是吗?”(一般来说,在存在多种感受的情况下,一个人会诉说那些还没有得到倾听的感受。因此,倾听的人无须一开始就对各种感受同时作出反馈,而可以自然地从一种感受过渡到另一种。) 同事:“是的,你说最后是谁为这些孩子买单?” 女士:“你希望你纳的税能有更好的用途,是这样吗?” 同事:“那当然!我儿子和儿媳想再要一个孩子。可是,培养孩子太花钱了,虽然他们都有工作,但还是做不到!” 女士:“你想要一个孙子,是吗?” 同事:“是的,但不只是我想要……”

女士:“……你还希望儿子能过上称心如意的生活……,是吗?”(她继续倾听,让同事充分表达感受和愿望。) 同事:“是的。只有一个孩子是很可悲的。,”

此时,这位女士感到同事已经平静了下来。她们沉默了片刻。她惊讶地发现,虽然她并不赞同同事的观点,但心中已无任何不满。接着,她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表达她的看法。 女士:“听到你说‘我们应该让私生子女像以前那样见不得人’ (观察),我有些担心(感受),因为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乐于助人(需要)。来这里领取食物的人,有些就是‘少女妈妈’(观察),我希望她们能喜欢这里(需要)。你是否愿意告诉我,小莉和她男友进来时,你是什么心情?(请求)”

她们又谈了一会儿。最后,这位女士确信,她的同事也很关心那些青少年,并热情提供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她发现,她同时满足了自己诚实和互相尊重的需要。

与此同时,她的同事也感到欣慰,因为她充分表达了对青少年未婚先孕的忧虑。通过不带敌意地分享彼此的观念,她们增进了理解,发展了友谊。如果没有运用非暴力沟通进行交流,她们的关系也许就会开始恶化。 练习三 需要和感受的关系:

看一看,在以下例句中,发言者是否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1.“你将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了会议室。太令我失望了。’ 2.“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3.“你来得这么晚,让我很郁闷。” 4.“你无法来吃晚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5.“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 6.“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工作已经取得更大的进展。” 7.“朋友叫我外号让我很难过。” 8.“你得奖了,我很高兴。” 9.“你嗓门那么大,吓死人了。”

10.“你让我搭你的车回家,我很感激。因为我想比孩子们先 到家。”

以下是我对练习3的看法: 1.“你将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了会议室。太令我失望了。’

如果你选择这一句,我们意见不一致。对我来说,这句话意味着他人的行为导致了发言者的感受。以下例句体现了发言者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你将公司机密文件放在了会议室,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重要文件能够得到妥善保管。” 2.“你这么说,我很紧张。我需要尊重。” 如果你选择这一句,我们意见一致。 3.“你来得这么晚,让我很郁闷。”

如果你选择这一句,我们意见不一致。以下例句体现了发言者对自己的感受负责: “你来晚了,我很郁闷。因为我希望我们能坐到前排去。” 4.“你无法来吃晚饭,我很难过。我本来想和你好好聊一聊。” 如果你选择这一句,我们意见一致。 5.“我很伤心。因为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

如果你选择这一句,我们意见不一致。以下例句体现了发言者对自己的感受负责:“你没有做你答应我的事情,我很失望。因为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 6.“我很沮丧。我希望我的工作已经取得更大的进展。”

非暴力沟通

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使用以下表达方式时,我们可能就已经忽视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1)只提及相关的事情。“公司海报出现拼写错误使我很生气。”“这件事令我心神不宁。”2)只提及他人的行为。“我生日那天你没打电话,我很伤心,。”“你没有把饭吃完,妈妈很失望。”3)指责他人。“我很伤心,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kmw1ejuo7g2499ip734mu7526k9200fs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