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绪论 第一节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一) 胎 儿期:受孕到分娩, 约40周(280天)。受孕最初8周称胚胎期,8周后到出生前 为胎儿期。 (二) 新生 儿期:出生后 脐带结扎开始到足28天。
围生期:胎 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 1. 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 2. 发病率、死亡率高,尤其生后第一周。
3. 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 产科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标准。 (三)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
1. 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 时期,身长50~75cm,体重9kg.
2. 易发生消化不良和 营养缺乏。易患各 种感染性疾病,应按时预防接种。 (四) 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
1.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加快。 2. 活动能力增强,注意防止意外。 3 .喂养指导。 4. 传染病预防。
(五) 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
(六) 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3?14岁)开始之前。 (七) 青春期:女孩11、12岁到17、18岁;男孩13、14岁到18?20岁。
第二章生长发育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一般规律为由上到下、由近到 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 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第二节体格生长(重点) (一) 体格生长的指标
1. 体重:
出生体重平均 3kg,生后第1周内生理性体重下降(3?9%。
1岁体重平均为9kg, 2岁12kg , 2岁到青春前期每年增 长2kg。 体重计算公式:
<6月龄婴儿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 0.7kg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kg)= 6 +月龄x 0.25kg 2岁?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x 2 + 8
2. 身高:
新生儿50cm前半年每月增 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 长1.5cm。 1岁75cm, 2岁85cm, 2岁以后每年 长5?7cm= 2?12岁身长计算公式 身长(cm)=年龄x 7 + 70 3. 头围
新生 儿头围 34cm, 3 个月 40cm, 1 岁 46cm, 2 岁 48cm, 5 岁 50cm, 15 岁 54 ?58cm,半岁 42cm。 4. 胸围
出生 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 1岁时与头围 相等约46cm。
(7) kg
(二) 骨骼的发育
1. 囟门
前囟:出生 时1.5?2cm, 12?18个月闭合。 后囟:6?8周闭合;颅骨骨缝3?4个月闭合。 2. 脊柱的发育:
3个月抬头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胸椎后凸;1岁会走腰椎前凸。 4.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
摄左手X线片。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出现;10岁出齐,共10个;2?9岁腕部骨化中心 数目约为小儿岁数1 。 (三) 牙齿的发育
乳牙多于生后6?8个月萌出,最早4个月,12个月未出牙可 视为异常。乳牙20个,2?2.5岁出齐。2岁内乳牙 数为月龄减4?6。
恒牙的骨化 从新生儿时开始;6岁萌出第一磨牙。 (四) 运动功能的发育
2个月开始抬头;4个月手能握持玩具;6个月会坐;7个月翻身;8个月爬;9个月站;1岁会走;2岁会跳;3 岁跑,骑三轮车。
(五) 语言的发育
2月发喉音;3?4个月咿呀发音并能笑出声;5?6个月发单音认识母亲及生熟人;7?8个月发双重音;9个月懂 再见;10?11个月模仿成人 动作;1?1.5岁能说出物品及自己的名字,2岁用简单语句表达需要。
第四章儿童保健 第一节婴儿期计划免疫
出生:卡介苗,乙肝疫苗 1月龄:乙肝疫苗
2月龄:脊髓灰 质炎三型混合疫苗
3月龄:脊髓灰 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 剂 4月龄:脊髓灰 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 剂 5月龄:百白破混合制剂 6月龄:乙肝疫苗 8月龄:麻疹减毒疫苗
计划免疫:是根据免疫 学原理、儿童免疫学特点及传染病发生情况给儿童规定免疫程序,有 计划的使用生物制品, 进 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达到控制和消 灭传染病的目的。
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第一节营养基础
(一) 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 质供能)
1. 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 总能量的50?60% 1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 (kg.d )。
2. 生长发育所需:小儿所特有。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 为30?40kcal/ (kg.d ),占总能量的25?30%增加1g 体重需能量 5kcal 。(特有)
3. 食物特殊 动力作用(SDA: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分 别使代谢增加30% 4呀口 6%婴儿此项能量所需 占总能量7?8%
4. 活动所需:婴儿每日所需15?20kcal/kg。
5. 排泄损失能量: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进食食物量的10%每日损失能量8?11kcal/kg。
1岁以内婴儿总 能量约需110kcal/ (kg.d ),每三岁减去10kcal简单估计。12?15%来自蛋白质,30?35%来自脂 肪,50?60%M自碳水化合物。
(二) 蛋白 质:乳类和蛋类蛋白质具有最适合 构成人体蛋白 质的氨基酸配比,其生理价 值最高。 (三) 组织的功能。婴
脂肪: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 组成,是主要供能营养素,储能、保暖、隔热和保护脏器、关节等
幼儿脂肪需要量4?6g/ (kg.d )。
(四) 碳水化合物:糖 类所供给的的能量 为总能量的45%(婴儿)?60% (年长儿),一般占50% (五) 维生素与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水溶性(B族和C)。
(六) 水: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内生水,混合膳食 约100kcal产生水12ml。 第二 节 婴儿喂养 (一)母乳 喂养 1. 母乳成分及量:
① 初乳一般指 产后 4 天内的乳汁:含球蛋白多,含脂肪 较少。 ② 过渡乳是产后6?10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 ③ 成熟乳为第11天?9个月的乳汁。 ④ 晚乳指 10个月以后的乳汁。 2. 母乳 喂养的优点
(1) 人乳中含有最适合 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素,并且质和量会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不断变化以适应婴儿 需 要,最适合 婴儿肠 胃功能的消化和吸收。
(2) 人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活性 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物 质,可增强 婴儿抗感染能力,母乳 喂养 的婴儿 1 岁内 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全身感染 发病率远远低于人工 喂养婴儿 ;母乳喂养不会引起过敏。
(3) 人乳温度及泌乳速度适宜,新 鲜、无细菌感染,直接 喂哺手续简便、省 时省力,十分 经济,对于无现代化 家用设备 、无消毒水源的家庭和地 区尤为重要。
(4) 母乳喂养可密切母 亲和子女的感情,母 亲在哺喂过程中,通 过对婴儿 的触摸、爱抚、微笑和言 语,与婴儿 进行感情交流; 这种母婴之间的依恋关系对婴儿早期智力 开发和今后身心健康 发展有重要意 义。母亲哺乳时还可密切 观 察 婴儿变 化,及 时发现 某些疾病 发 生。
(5) 产后哺乳可刺激子 宫收缩,促使母 亲早日恢复;推迟月经复潮,不易 怀孕;母乳 喂养还能减少乳母患乳腺 癌和卵巢 肿瘤的可能性。
3. 喂养方法: 尽早开奶,按需哺乳,每 2?4小时 1 次,每次哺乳 15?20分钟 4.
断奶: 4? 6个月起可添加一些 辅助食品, 12 个月左右可完全 断奶。
(二)人工 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 1. 牛奶
(1)牛奶成分: 酪蛋白 为主,不易消化。 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 加5?8%的糖。 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 儿、 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 婴儿。牛奶含 锌、铜较少,铁吸收率 仅为人乳的 1/5。
(2) 牛奶制品:①全脂奶粉:重量 1 : 8或体积1: 4配制。②蒸 发乳:③酸奶:④ 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⑤ 甜炼乳、 麦乳精等不宜作 为婴儿 主食。
(3) 牛乳量 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 计算: 婴儿每日能量需要 (100?120kcal ) /kg, 需水分 150ml/kg 。 100ml含8%糖的牛乳约能供应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例如一个3个月婴儿,体重5公斤, 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550ml,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 尚需分次供水200ml。全日奶量可分 为5次喂哺。 2. 羊奶:叶酸含量 极低,维生素B12也少,可引起巨 红细胞性贫血。 3. 代乳品:以大豆 为主的代乳品,可作 为 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
(三) 辅助食品的添加: 从少到多;由稀到稠; 从细到粗: 习惯 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 种;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 常时添加;天 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时, 应暂缓 添加新品 种。
第五 节 蛋白质- 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 质-热能营养不良是由于各 种原因所致能量和(或)蛋白 质缺乏的一 种营养 缺乏病,常伴有各 种器官功能紊 乱和其他 营养素缺乏,主要 见于 3 岁以下 婴幼儿。 (一)病因
原发性 食物中蛋白 质和能量长期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和生 长发育所致。、 继发 性 由于某些疾病因素所致消化吸收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代 谢 增加等。 (二) 临 床表 现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 现的症状,皮下脂肪 减少或消失,首先 为腹部,最后为面颊,久之可引起身 长不增。I度:体 重低于15%- 25% H度:体重低于 25%- 40%川度:体重低于 40%以上。
分型分度指 标 :
1 体重低下 其体重低于同年 龄、同性 别人群正常 值的均数减 2 个标准差,高于或等于均 数减 3 个为中度,低于 均 数减 3 个为 重度。
2 生长迟缓 其身长低于同年 龄、同性 别人群正常 值的均数减 2 个标准差,高于或等于均 数减 3 个为中度,低于 均 数减 3 个为 重度。
3 消瘦 其体重低于同身高、同性 别人群正常 值的均数减 2 个标准差,高于或等于均 数减 3个为中度,低于均 数 减 3 个为 重度。 辅助检查:1.血清蛋白:白蛋白降低是最 为特征性改 变,但不 够灵敏。
2. 3.
血清氨基酸:血清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 氨基酸之间比值降低,血 清牛磺酸、支 链氨基酸水平明 显降 低。 其他:血 清淀粉酶、脂肪酶、胆 碱酯 酶、 转氨 酶等活性下降。
(三) 并发症: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营养 性缺铁性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常 见者为维生素A缺乏。感染。自 发性 低血糖。 (四) 治 疗:去除病因; 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
① 轻度营养不良: 热量自 120kcal/ (kg.d ) ,蛋白质自 3g/ (kg.d) 开始。
② 中度营养不良:热量自60kcal/ ( kg.d),蛋白质自2g/( kg.d),脂肪自1g/( kg.d)开始,逐渐增加。
③ 重度营养不良: 热量自 40kcal/ (kg.d) ,蛋白质自 1.3g/ (kg.d ),脂肪自 0.4g/(kg.d )开始,首先 满足患儿 基础代谢需要,以后逐 渐增加。
促进消化: 各种消化酶, 补充缺乏的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肌注苯丙酸诺龙,食欲极差者可试用胰岛素葡萄糖 疗法。 处 理 并发 症。
第六节 小儿单纯 性肥胖症
小儿单纯 性肥胖症是由于能量 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 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 体重超过了一定范 围的一种慢性营养 障碍性疾病。 (一)
病因 摄入过多;活 动过少;遗传 和环境因素;出生体重;性 别因素。
(二) 临床表现 可发生于任何年 龄,最常 见于婴儿期、 5~6岁和青春期,但出 现严重症状多见于青少年期。小 儿食 欲旺盛、喜食 甜食和高脂食物。 明显肥胖常有疲乏感, 重度者 1/3 患儿可出现睡眠性呼吸 暂停,极少数心肺负担过重, 且肺换气量减少,造成低 氧血症、红细胞增多、心 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衰,嗜睡甚至死亡, 称肥胖—换气不良综合 症( Pickwickian syndrome ) (三) 诊断标 准 超过标准体重 20%~29%为轻 度肥胖; 30%~49%为中度; 50%以上 为重度。
鉴别诊断
(四) 治 疗 行为矫正;饮食治疗;运动疗 法;心理治 疗;药物治疗。
第八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是小儿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 为正在生长的长骨干骺端或组织矿化 不全,或骨 质软化症,多 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 (一) 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食物中 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 当;生长过速,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疾 病或 药物影 响。
(二) 临床表现:好发于3月?2岁小儿。主要表 现为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 变、肌肉松弛及神 经兴奋性改变。 佝 偻 病分期 1. 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v 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 惊、多汗、 枕秃、X线片检查多正常,或仅见临时钙 化带稍模糊。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 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2. 激期:除初期症 状外,主要表 现为骨骼改 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 骨骼改 变
(1) 头部:①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②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小儿③前囟增大及 闭合延迟。 ④出牙延 迟。
(2) 胸廓:胸廓畸形多 发于1岁左右小儿①肋骨串珠②肋膈 沟(赫氏沟)③鸡胸或漏斗胸。
(3) 四肢:①腕髁畸形: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状似手镯或脚镯;②下肢畸形:1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 儿,“O” 型腿或“ X'型腿。
( 4)脊柱后突或 侧弯 ,骨盆畸形。
血生化及骨骼X线改变: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 显降低,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明 显增高。X线检查干 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 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骺端距离加大;骨 质普遍稀疏, 密度减低,可有骨干 弯曲或骨折。
肌肉改变及其他改变:全身肌肉松弛、乏力、肌 张力降低;蛙腹。重症患 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 发育落后,条件反射形成 缓慢;免疫力低下,易合 并感染及贫血。
3?恢复期:患儿临床状减轻至消失。血 清钙磷数天内恢复,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X线表现2?3周后恢复。 4. 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遗留骨骼畸形。 (三) 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清25- (OH D3 (正常10?80卩g/L )和1.25- (OH 2D3 (正常0.03?0.06卩g/L )水平在佝 偻病初期就已明 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四) 预防和治疗
1. 预防:自出生2周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每日生理需要量 为400?8001 U。 2. 治疗: (1) 一般治疗:
(2) 维生素D制剂①口服法:每日 给维生素D0.2?0.4万I U,或1, 25- ( OH 2D3 (罗钙全)0.5?2卩g , 2?4 周后改为预防量。②突 击疗法:肌注维生素D320-30万I U, 1个月后随访若明显好转,改预防量口服。
(3) 钙剂 加强体格 锻炼,严重骨骼畸形可考 虑外科手术矫治。
附1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 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 现为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 搐或喉痉挛等。 多见于6月以下小i婴幼儿。
(一) 临床表现:惊厥、手足 搐搦、喉痉挛,无热惊厥最常见。
隐性症状1.面神经征2.腓反射3.陶瑟征。
(二)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诊断:血清钙低于 1.75 ?1.88mmol/L (7?7.5mg/dl ),或离子 钙低于 1.0 mmol/L (4mg/dl )。 2. 鉴别诊断:
① 低血糖症:血糖低于 2.2mmol/L。
② 低镁血症:血 镁低于0.58mmol/L (1.4mg/dl )。
③ 婴儿痉挛症:突然发作,头及躯干前屈,手握拳,下肢 弯曲至腹部,伴点 头抽搐和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数秒至 数十秒,脑电图有高幅异常节律,多伴智力障碍;
④ 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血磷高>3.23 mmol/L (10mg/dl ),血钙低v 1.75mmol/L ( 7mg/dl ),颅骨X线可见基底节 钙化灶。
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急性喉炎 (三) 治疗
1. 急救处理:可用 苯巴比妥,水合 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症 状,对喉痉挛者应保持呼吸道通 畅。 2. 钙剂治疗 3. 维生素D治疗
第五单元 新生儿与新生 儿疾病 第一节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
(一) 足月儿、早产儿和过期产儿的定义 新生儿是指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
1. 足月儿:指胎龄》37周至V 42周(259?293天)的新生 儿。 2. 早产儿:指胎龄V 37周(259天)的新生儿 3. 过期产儿:指胎龄》42周(294天)的新生 儿。 (二) 足月产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1. 外观特点: 2. 生理特点:
(1)呼吸系 统:肺液吸收延 迟,则出现湿肺。肺泡表面活性物 质由n型肺泡上皮 产生,妊娠28周出现羊水内, 35周迅速增加。足月 儿生后第1小时内呼吸60?80次/分,1小时后降至40?50次/分。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相对不成熟,可有呼吸 暂停(呼吸停止在 20秒钟以上,伴心率慢V 100次/分,并出现青紫); 因肺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