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图中数值越高,表明增速越快。因此可知,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

区分别是藏、渝;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辽、晋;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地带均有快有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第2题,黑龙江、辽宁增速均较慢,可能为产业转出地;北京、上海均有所增长,主是得益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增速较快,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有关;江西增速较大。

答案:1.D 2.B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省蕴藏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抚顺有“中国的煤都”之称。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前影响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指出这个时期辽宁省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近年来该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解析:本题所提供的文字和地图资料相当明显,如铁、煤资源的分布,辽河、辽宁省的位臵(可联想到交通),过去重工业基地的发展等。根据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该省有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稠密的铁路网、大连的海运),辽河的水源,劳动力资源,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等,以上各项可从文字和地图上获得思维的线索。其中钢铁、机械工业区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原料(铁、煤)。近年来辽宁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是:省内煤炭资源的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如高速公路的建设),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答案:(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丰富的铁、煤等矿产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辽河水源、劳动力资源和辽河平原的农业资源。 原料(铁、煤)。

(2)省内的煤炭资源枯竭,交通运输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和引进外资等都使工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

中国的交通运输[学生用书P241]

1.交通运输网密度:东部大,西部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1)南北铁路干线(五纵)

走向 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 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缓解了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加强了东北、华北和华东的联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 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意义 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 (2)东西铁路干线(三横) 走向 意义 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 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边防 沟通东部和西部,促进西北、青藏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横贯亚欧第二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 3.水运 (1)海运:沿海航线北方航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南方航区以广州为中心;远洋航运包括东行、南行、西行和北行四个主要航线。

(2)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2018·洛阳模拟)下图为我国30°N纬线经过的六省(区)的公路网密度和公路货运占该省(区)总货运量比重图。据此回答1~2题。

1.与①省(区)比较,②省(区)公路网密度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区面积大,地表崎岖 C.河流密布,多洪涝灾害

B.人口稀少 D.资源贫乏

2.③省(区)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小的原因可能是( ) A.地质灾害频发 C.运输方式多样

B.公路里程短 D.经济水平低

解析:第1题,依据“30°N纬线”、①省(区)位于110°E以东、②省(区)位于100°E以东,可判断①②省(区)分别是湖北、四川,湖北多为平原地形,而四川除成都平原外,多山区而地表崎岖,故地形因素使②省(区)公路网密度比①省(区)小。第2题,公路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小说明其他运输方式货运量占总货运量比重较大,或公路里程短;但图示③省(区)公路网密度大,则反映公路里程较长。

答案:1.A 2.C

(2018·柳州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3~4题。

3.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 A.陇海—兰新铁路 C.京哈—京广铁路

B.京包—包兰铁路 D.宝成—成昆铁路

4.对图中③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C.沙尘暴

B.洪涝 D.台风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铁路干线沿线①②地区的1月气温在0 ℃以下,且沿线的年降水量为400~800 mm,所以可以分析出①②地区分别为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图示③④地区的1月气温在0 ℃以上,且沿线的年降水量大于800 mm,据此可以分析出铁路

沿线③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所以该铁路干线纵贯我国南北,最可能为京哈—京广铁路。第4题,③位于我国南方,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多洪涝灾害。

答案:3.C 4.B

[学生用书P385(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南沙群岛是南海分布范围最大的珊瑚礁群。南沙岛礁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岛上驻守官兵长期存在“吃菜难”的问题。以前用小塑料盒进行栽培,但产量极低,采用“南沙温室”技术后,蔬菜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读图回答1~2题。

1.岛礁上“吃菜难”的原因是( ) A.气候干旱,降水稀水 B.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C.阴雨较多,光照缺乏 D.多石灰岩,土壤贫瘠

2.“南沙温室”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热量 B.保持空气湿度 C.削弱狂风和高温的影响 D.保持土壤肥力

解析:第1题,南海的岛屿多为珊瑚岛,岛屿上有大量的石灰岩,所以岛屿不仅面积小,而且土壤贫瘠;且位于东北信风带,多大风、高温等天气,不利于蔬菜的种植。第2题,“南沙温室”地处热带地区,所以该温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温室,其作用并不是增加热量。结合上题可知,该温室的主要作用是防风、防潮水、防高温等。

答案:1.D 2.C

(2017·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4.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解析:第3题,甲省级行政区的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大于60%,远远超过内蒙古和贵州,可排除川、滇两省级行政区;西藏的牧草地面积远多于居民点和工矿用地。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水域面积小,河流稀少,水能资源贫乏;受降水由东向西递减的影响,内蒙古植被从东到西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规律,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应根据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用地比例,而不是因为地势平坦就大幅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加之内蒙古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内蒙古其他及未利用地比重虽然比黔少,但其土地面积远大于黔,因而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不比黔少。

答案:3.A 4.B

(2018·银川质检)读1953—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5~6题。

5.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西北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B.东南半壁人口大量迁向西北半壁 C.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待政策 D.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6.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最好的路径是( ) A.大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B.鼓励粗放游牧业逐步向城郊乳畜业转变 C.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业 D.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

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C.③④D.①④解析:第1题,图中数值越高,表明增速越快。因此可知,我国各省区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最快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藏、渝;最慢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辽、晋;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地带均有快有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级行政区北多南少。第2题,黑龙江、辽宁增速均较慢,可能为产业转出地;北京、上海均有所增长,主是得益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江苏、山东、广东等地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jdz9by0a52amw9lhr375cln2z0an008a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