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评赏中“突出重围”
——《请为我竖起大拇指》作文评讲课设计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教学的瓶颈在“评改”。作文评改也应该“以生为本”,否则是无法突出重围的。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学生作文的的资源,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作文方法。在真心实意的评改中中,分享作文的经验与方法,让学生在习作评改中享受成功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在欣赏作文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在交流与讨论中,进一步明确写法,在相互的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并能为“我”所用。
【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的精彩文字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掌握写人物特长或本领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榜上有名,树立榜样
1.出示作文训练目标,复习作文要求。
2.这次作文,相当多的同学达到了这些要求,很多同学写得都很出色。在作文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特长,朱老师要为你们竖起大拇指。 究竟有哪些同学荣登了这次的“作文明星榜”呢?
(出示作文明星榜)宣读“颁奖词”:吴蕴怡同学写自己苦练五子棋,终于战胜自己的爸爸和妈妈,成为家里的五子棋大王,真是妙语如珠;张心怡写自己苦练写作基本功,作文终于在报刊杂志发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费月同学更是让我们见识一位男生幽默风趣的一面,作文中的隽言妙语让人眼前一亮;
3.小结:这些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能够抓住身边小能人的特长来写,而且描写得细腻真切。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再次温习作文目标,整个评讲都围绕作文训练目标进行,做到有的放矢。作文是更艰苦而具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写完一篇作文,渴望得到肯定与夸奖。公布作文明星榜,让上榜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宣读“颁奖词”给其他学生树立身边榜样,同时也提示了好作文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二、佳作亮相,互评共赏
1、每次作文,老师都要请一位同学打印自己的作文,向报刊杂志推荐,这次作文朱老师推荐的是谁呢?请看大屏幕——她就是吴蕴怡(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屏幕上打出“佳作亮相”四个字)。
2. 吴蕴怡同学展示自己的佳作《我们班的“小羚羊”》中的精彩片段。
课前,读了吴蕴怡同学的作文,有几个读者写了自己的阅读感言。请同学们看一看:
【费月同学】你为了突出自己是个小巧手,还具体写了教妈妈折幸运星的事,用妈妈的表现和自己进行对比,用妈妈的笨手笨脚衬托出自己的心灵手巧,我觉得这种写法挺好的。
【朱老师】读了你的作文,老师想由衷地赞叹:你不但手很巧,幸运星折得好,作文写得也很棒!朱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
【猜猜我是谁】冯璟娴的手真巧,我也想学做幸运星,可是想做又不会做。读了这篇作文,我很佩服你。有空请你教我折幸运星哟!
看了这么多读者的阅读感言,你有什么想法?请冯璟娴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3.请大家谈一谈对作文的看法?可以从文章细节描写处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抓住一个词、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发表自己的意见。
4.教师小结:这篇作文虽然所写的事都是极普通、极细微的小事,但通过这些小事表现自己的特长,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这尤其值得表扬。
【设计意图:本环节中,教师选择一篇佳作进行欣赏,在欣赏过程中,先让学生欣赏他人“阅读感言”,从而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欣赏、评价作文,为后面各抒己见进行评价奠定基础,学生在此过程中评出精彩,点亮信心,自然而然地学会评价的方法,写作的技巧。】
三、欣赏精彩片段,学习作文方法:
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从中学习作文方法,求取“作文真经”。
A.请同学们欣赏作文片段,听清要求:老师有一个要求:读的同学要努力做到有声有色,听得同学要好好品析,她们的这些片段亮点是什么?
吃晚饭时,妈妈正好吃到我包的馄饨,不禁问道:“咦,这只馄饨的样子真可爱,是谁包的呀?”我眨眨眼睛,高兴地说:“你猜猜看!”“不会是我家豆豆包的吧?”“就是我包的!”我自豪地说。妈妈朝我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我说:“豆豆真棒!五岁就会包馄饨,你的手真巧!”我听了怪不好意思的,心里却是乐滋滋的。(冯璟娴)
别看滑板两个轮子不动时四平八稳的,可滑起来可不安稳。我试探着一只脚踩上去,感觉有点稳。当第二只脚踏上去时,滑板不听使唤,自己滑了起来。我像喝醉了酒一样,摇摇晃晃地扭了几步,然后重重地趴在地上。(刘亦狄)
我站不稳而摔得“四脚朝天”。旁边的弟弟笑得捂着肚子喊痛。我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只觉得眼眶一热,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一粒粒金豆豆眼看就要掉下来。(潘仕超)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这句话在在我耳边回响,我转念又想:只不过这么一点小困难,别人能行,我为什么不行?(李茜)
交流讨论:欣赏了这几个精彩片段,你最喜欢哪一段话?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作文真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是我们进行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时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在实际写作中,这几个方面互相渗透,互为补充,这是我们进行细节描写最有效的方法。
B.欣赏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的片段。
眼前出现了一个比我小好几岁的小朋友,他在溜冰场上自由自在地飞速溜着,像一只轻盈的小蜻蜓,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真的好厉害!(潘仕超)
到了那里,教练让我们把头闷进水里练憋气。我憋得肺都炸了。唉!这哪里是来学游泳呀,简直就是活受罪!
交流讨论:这几个精彩片段,哪里值得你学习?
师生共同小结“作文真经”:这三个小作者都采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作文真经: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使句子更生动优美,尝试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C.欣赏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的片段
我骑着自行车,感觉又轻松又爽快,路边的小鸟也欢快地叫着,好像在为我高兴。(任乐) 交流讨论:你发现他抓住了什么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师生共同小结“作文真经”:人物离不开环境氛围,景物描写,能够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D.还有的同学语句非常幽默。欣赏风趣幽默的作文片断:
不好,又摔了一跤。惨了,自行车的轮胎爆了,衣服破了一个小口子,腿上的皮也划破了,流出了血,好痛呀!我想放弃了。妈妈对我念起了“苦口婆心经”:“轮胎爆了可以换,衣服破了可以补,皮肤破了可以恢复,学自行车的信心没了就没了。” (王哲宇)
现在我成了我们家的五子棋大王了。爸爸的“下台感言”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看来我只好认输喽!”(王昊阳)
讨论交流:幽默的人总能多得到一些掌声和笑声,片段中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生共同小结“作文真经”:幽默是一种艺术,也是智慧的体现。生活中的幽默让人开心快乐。作文中不失时机地“幽上一默”,就如烧菜放入“味精”,会使语言生动出彩,使作文脱颖而出。
【设计意图:课堂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指导。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几个精彩片段中学习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取到“作文真经”:在写特长时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入手,抓住生活细节来抒发真情实感。在自主讨论、交流中,学生习得作文方法。】
四、学以致用,修改片段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优秀作文和精彩片段,我们知道,这篇作文要想方设法写特长,真心实意抒真情。人们都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里有一段话。(出示作
文片断)作者写的是自己坚持不懈学习弹钢琴,最后取得了成功。请同学们出谋划策,怎样修改这个作文片段。
2.学生交流、修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让学生学以致用,剖析病例,找到修改文章的方向。在之前赏析精彩片段,求取作文真经的基础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领悟怎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怎样才能写出好作文,在修改中得到提升。】 五、锦上添花,自改作文
1.我们是习作的主人。我们应该学会自评、自悟、自改、自得。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请同学们选择作文中的一处地方,认真阅读老师的修改建议,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相信你的作文会锦上添花,更加出色。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只评不改的作文评讲课如同是“纸上谈兵”。本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师的修改建议,充分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有的放矢地修改作文,从而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