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4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课时

基 础 巩 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2题。

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 A.①②③ C.③②①

B.①③② D.③①②

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C ) A.①②③ C.③②①

B.②①③ D.③①②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第2题,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

(2024·石家庄模拟)某年3月9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下图示意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3~5题。

3.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C ) A.0时 正北 C.12时 正南

B.6时 正东 D.18时 正西

4.推测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开始的时间是( A ) A.3月31日前后 C.7月3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D.9月12日前后

5.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B )

A.0° C.22°

B.12.5° D.34.5°

【解析】 第3题,极夜后首次日出,应该是正午12时,太阳出露地平面,因为该地位于北极附近,故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第4题,3月9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此地极夜结束;再过12天左右,至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地昼夜平分;则太阳直射点再向北移动12天左右,该地出现极昼;四个选项中A最接近。第5题,夏至日,黄河站出现极昼,最小太阳高度为子夜时的太阳高度;夏至太阳直射23°26′N,黄河站纬度约为79°N,据子夜太阳高度=90°-(90°-23°26′)-(90°-79°),可算出子夜太阳高度约为12.5°。

(2024· 济南模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7.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D.夏半年与冬半年的时间长度一样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

【解析】 第6题,图示惊蛰是3月上旬,此时为春初,气温回升,土地解冻,正是春耕的好时节,农夫闲转忙,故A正确。华北地区冬小麦一般6月初成熟,东北地区是秋季收割春小麦,此时节无麦熟、晚稻等现象,故B、D错误;我国3月份还处在冬季风(西北风)控制下,故东风、下雨现象可能性较小,故C错误。第7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此两个节气太阳直射点均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度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项正确。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直射点是在北半球,但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这两天中,一天的昼长应该等于另一天的夜长,A项错误;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B项错误;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内经过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D项错误。

二、综合题

8.(2024·广元模拟) 深圳(22°40′N,113°55′E)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地球运动及其产

生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予以解答。

(1)他们认为:在深圳一个窗户朝正南的房间里,全年正午阳光都能照射到房内。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不正确。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前后,阳光不能从正南窗户进入房内__。 (2)图1是他们绘制的“冬至日日出、正午、日落时的旗杆影子示意图”。该图表达是否正确?为什么?

__不正确。正午旗杆影长应短于日出与日落时旗杆影长__。

(3)他们在进行图像转换时遇到了困难,请将图2所示内容按要求转绘在图3中。(要求:在图3中绘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标出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

【解析】 第(1)题,太阳直射点位于深圳与北回归线之间时,阳光不能照射到窗户朝南的房间内。第(2)题,日出、日落时的太阳高度角低于正午太阳高度角,所以旗杆影子应比正午时长。第(3)题,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出现了极昼现象,太阳应直射北回归线,且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处于黑夜中央,其地方时为0:00,太阳此时应直射在(23°26′N,20°W)。

综 合 提 升

一、单项选择题

(2024·四川遂宁质检)读图,完成1~2题。

1.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B )

A.20° C.30°

B.23°26′ D.66°34′

【解析】 观察图示,南北回归线和赤道均为平行的关系,那么,字母L和S代表的角度值相等;其次,PQ的连线和回归线及极圈相交,形成内错角,即为角L和S,度数为23°26′。

2.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C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解析】 P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会南移,但是仍然在北半球。

(2024·安徽马鞍山二中期中)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夏至日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的经度为( A ) A.30°E C.60°E

4.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C ) A.45°N C.68°26′N

B.45°S D.21°34′N B.30°W D.60°W

5.此日后10天内,该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为( B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解析】 第3题,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方向,可判断此时是正午12点的太阳高度,而北京时间此时是18时,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据时间差异可计算该地的经度与120°E差90°,且位于西侧,则该地的经度为30°E。故选A项。第4题,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φ为当地的地理纬度数。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此时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说明该地应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BD项排除;代入公式经计算可得出该地的纬度数可能为

68°26′N,A错误,C正确。故选C项。第5题,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据题干知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日后10天内,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但仍直射北半球,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半球,所以该地仍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B项正确,ACD项均错误。

7月,小明同学从东城区出发到怀柔—延庆—门头沟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6~7题。

6.7月,北京地区可见( D ) A.日出正东方 C.日落正西方

B.11:00太阳在东北方向 D.14:00太阳在西南方向

7.小明若从东城出发乘长途客车经怀柔至延庆,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C )

A.9:00出发,左侧靠窗 C.15:00出发,右侧靠窗

B.10:00出发,右侧靠窗 D.17:00出发,左侧靠窗

【解析】 第6题,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11:00太阳在东南方向,14:00太阳在西南方向,D项正确。第7题,根据题干可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先向东北后向西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为长途客车中途方向发生改变,应综合考虑出发时间、行车时间和太阳方位;从东城到怀柔约1个小时,从怀柔到延庆约1个小时。9时出发,从东城到怀柔坐左侧可以避免太阳久晒,但是从怀柔到延庆,太阳位于东南方向,需要晒1个小时,A项排除;10:00靠右侧车窗出发,直接面临太阳暴晒,排除;下午时段,太阳从西南、西北方向照射,应当坐在右侧,D项错误;计算可知,从东城经怀柔—延庆到达门头沟,大约需要3个小时,15:00时出发,到达时太阳西斜,阳光不是很强烈,适合看风景拍照,C项正确。

二、综合题

8.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9:20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12°N,160°E)__。 (2)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__12°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其以南地区。__

(3)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和悉尼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__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悉尼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__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双选)( BD ) A.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C.南极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B.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解析】 第(1)题,结合试题信息材料知,C、D所在经线分别是20°W和160°E,即太阳直射点经度为160°E,纬度为12°N,此时160°E为12时,据此可知北京时间为9:20。第(2)题,此时太阳直射12°N,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该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极夜出现在78°S及其以南地区。第(3)题,α逐渐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京昼渐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而悉尼相反。第(4)题,若α逐渐增大,则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2024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一 第1章 第3节 第3课时

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课时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2题。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A.①②③C.③②①B.①③②D.③①②2.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d7r7n7sq5ap1c1kzfj507xn0uyq600qn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