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枕后位200例分娩方式及结局的临床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枕后位200例分娩方式及结局的临床分析

叶雅红*

【摘 要】目的:探讨枕后位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200例枕后位(观察组)和200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可导致产程延长、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增加,及时正确处理枕后位可减少、避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2(031)024 【总页数】2

【关键词】枕后位;持续性

*甘洛县人民医院妇产科(616850) 2012年9月24日收稿

枕后位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的头位异常,其中,持续性枕后位是导致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可危及孕产妇、围生儿的健康及生命。现对我院近5年200例枕后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枕后位的不同分娩结局及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4082例。选择其中的枕后位20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0~40岁,平均26.4岁。选择同期枕前位20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19~39岁,平均25.9岁。两组均为初产妇、单胎、足月妊娠,第一产程胎心监护正常,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两组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头盆评分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分析指标:分析比较两组以下指标:①分娩结局,包括分娩方式、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②产程时间情况。③围生儿结局,包括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

1.2.2 诊断标准:①产程异常、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的诊断按照《妇产科学》的标准[1]。②枕后位的诊断按照凌萝达主编《难产》的标准 [2]。③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出生后1min或5min Ap-gar评分≤7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软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娩结局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 1。

2.2 两组产程情况比较: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2.5±2.7h 和 1.9±0.6h,对照组分别为 7.8±1.9h 和 1.8±0.5h,两组产程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延长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2.50%(65/200)和34.50%(69/200),对照组分别为 6.00%(12/200)和 7.50%(15/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

程延长的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6.00%(72/200)和18.50%(37/200),对照组分别为5.50%(11/200)和 4.50%(9/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

2.3 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见表2。

3 讨论

枕后位常见于分娩过程中,其发生率为5~37%,其中65%转为枕前位。第二产程枕后位的发生率为4~10%,正确处理第二产程枕后位有助于改善母婴预后。如果在分娩过程中没有仔细观察产程图或进行准确的阴道检查,枕后位很容易被忽略,以致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继续试产。当发生枕后位时,由于胎头俯屈不良,胎头以枕额径通过骨产道,径线增大导致胎头下降困难,从而出现产程延长、胎头下降延缓等产程异常。由于产程延长、胎头下降困难,引起继发性宫颈乏力,因此,阴道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相继增高。本结果显示,枕后位者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均超过枕前位者。枕后位自然分娩时胎头俯屈不良,径线增加,出头困难,易引起软产道裂伤;另外,枕后位者由于阴道纠正胎位及阴道助产率高也增加了软产道裂伤的比率;再加上枕后位剖宫产时,产程时间较长,子宫下段菲薄,胎头产瘤较大位置较低,娩头困难,也容易导致子宫切口裂伤。本结果显示,枕后位软产道裂伤发生率为10.10%(21/200),其中,剖宫产时子宫下段切口裂伤9例,阴道产会阴、阴道裂伤12例。因此,枕后位不管采用任何分娩方式,均要警惕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由于枕后位与继发性宫缩乏力互为因果,加上软产道裂

枕后位200例分娩方式及结局的临床分析

枕后位200例分娩方式及结局的临床分析叶雅红*【摘要】目的:探讨枕后位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及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200例枕后位(观察组)和200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1cyg0hrmf58u602x74s2b61z97l7x017k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