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渡线暗挖区间初支超欠挖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及说明 ................................................. 1 1.1编制依据 .................................................. 1 1.2编制目的 .................................................. 1 1.3初支超欠挖原因分析 ........................................ 1 2工程概况 ....................................................... 1 2.1总体概况 .................................................. 1 2.2暗挖段概况 ................................................ 2 2.3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4 3施工部署 ....................................................... 4 3.1总体施工方案 .............................................. 4 3.2施工组织机构 .............................................. 4 3.3施工准备 .................................................. 4 4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 ............................................. 5 4.1施工进度安排 .............................................. 5 4.2施工资源配置 .............................................. 6 5处理方案 ....................................................... 7 6换拱方案 ....................................................... 8 7换拱质量控制措施 ............................................... 8 8脚手架施工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 10 9防止隧道土体坍塌预防及处理措施 ................................ 10 10突然涌水、涌砂、局部过量静水压力预防处理措施 ................. 10
单渡线暗挖区间初支超欠挖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单渡线暗挖区间初支超欠挖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编制依据
(1)《x东站-南区站区间)盾构井单渡线段暗挖区间结构施工图》; (2)《地下铁道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99-2018); (3)《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7)《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0)单渡线暗挖施工方案。 1.2编制目的
初支完成之后即将进行铺设防水及二衬施工,如果初支断面出现侵限情况,在二衬施工过程中的衬砌断面尺寸将难以保证,会对二衬施工带来影响,固在二衬施工前编制此方案,以便能合理及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 1.3初支超欠挖原因分析
1、在初支开挖过程中,砂层位置渗水量较大,多次复喷,导致个别位置锚喷混凝土过厚,造成侵限。
2、格栅钢架在架立过程中存在测量误差或操作不当,造成格栅安装过程中出现超欠挖。
3、喷射砼的表观圆弧度控制不好,锚喷后,出现侵限情况。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Xxxxxxxx 区间线路最大纵坡为17‰,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800m。区间主体采用盾构法施工,风井及竖井采用明挖法施工,联络通道采用暗挖台阶法施工,出入段线接口配线区及渡线区间隧道采用暗挖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施工。
1
单渡线暗挖区间初支超欠挖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2.2暗挖段概况
渡线段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由竖井作为工作井向两侧施工,总长140.4m,隧道埋深11.4~13.2m。渡线段区间分三种断面,A型断面采用双侧壁导坑法,长度为12m;B、C断面采用CRD工法,长度分别为11m、45.8m。二次衬砌采用C40 P10混凝土,仰拱回填采用C30素混凝土。
2号竖井 A型 C型 B型
图2-2 暗挖单渡线BIM模型
2
单渡线暗挖区间初支超欠挖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图2-3 A、B、C断面轮廓尺寸 表2-1 矿山法施工段参数表
里程 左线:左K45+323.260~左K45+335.260 右线:右K45+345.786~右K45+357.786 左线:左K45+312.260~左K45+323.260右线:右K45+357.786~右K45+368.786 左线:左K45+266.477~左K45+312.260右线:右K45+368.786~右K45+414.569
长度(m) 断面尺寸(m) 断面类型 12 14.1×10.82 A型断面 施工方法 双侧壁导坑法 11 11.9×9.87 B型断面 CRD法 45.8 3
10.1×9.37 C型断面 CRD法 单渡线暗挖区间初支超欠挖处理专项施工方案 2.3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暗挖范围内,开挖断面主要以黏性土、黏质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并局部夹粉细砂层,结构底板的持力层位于粉质粘土④层,承载力好,粉细砂层绝对标高为19.6-22.7m。
本区间分布两层地下水:潜水(二),水位标高27.18m,以大气降水入渗、地下水侧向径流和管道渗漏补给方式为主,以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承压水(层间水)(三),水头标高17.53m,地下水侧向径流和越流方式补给,以侧向径流及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单渡线采用降水施工,地下水位均降至隧道底3m以下,二衬施工完成后再停止降水。
3施工部署
3.1总体施工方案
考虑到二衬施工工序及工期安排,为加快施工速度,及时为二衬施工创造先期条件。超欠挖处理顺序,依照先处理下部导洞,后处理上部导洞;自洞内向洞外依次进行处理的总体施工思路。
依照测量数据,在锚喷面超、欠挖位置使用红漆标记超欠挖数据。在相应位置搭设脚手架,对超欠挖进行处理。
换拱危险性较大,在混凝土破除过程中,每榀格栅需分段、自上而下进行破除,在破除过程中需加强对格栅的锁定。 3.2施工组织机构
为加快初支超欠挖处理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过程顺利、安全进行,项目部成立侵限处理整改小组,落实整改措施,加强缺陷修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3.3施工准备
(1)劳动力准备
项目部选择作业队伍时,选择证件齐全、技术过硬、组织严密,有着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