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可知,可以是、,可以是、,可以是、,又因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Y只能是Na,Z只能是F,X只能是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F>S>Na,A项错误;还原性:,B项错误;比、多一个电子层,、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C项错误;原子序数:S>Na>F,D项正确。
8.A
解析:由题意可知,X、Y是同主族元素且X元素位于Y元素的上方。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增强,所以若为强碱,则也为强碱且碱性比强,A项正确;若X为N,则为强酸,而溶于水呈碱性,B项错误;若X是N,则Y形成的单质是红磷或白磷,其分子式不为,C项错误;若Y为硫元素,则X为氧元素,没有+6价,D项错误。
9.D
解析:由题给信息推知,L、M、Q、R、T依次为Mg、Na(或Li、H)、Be、S、O。若M为H,则为非金数元素,A项错误;若M为H或Li时,则原子半径比Mg小,B项错误;常温下,为液体,为气体,沸点:,C项错误;和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D项正确。
10.D
解析:根据图中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可推知X、Y、Z、M、N、R分别为O、F、Na、Al、Si、Cl。O、F的原子序数分别为8、9,A项错误;Al是金属元素,B项错误;与Si反应生成,C项错误;F、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D项正确。
11.D
解析:根据题意可推知A为Mg,B为Na,C为N,D为F。原子半径:Na>Mg>N>F,A项错误;原子序数:Mg>Na>F>N,B项错误;最外层电子
数:F>N>Mg>Na,C项错误;、、、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D项正确。
12.C
6 / 7
解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的主族元素原子,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A项错误;F的原子半径比O的小,即小于0.073nm,B项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对原子半径起决定作用,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C项正确;的半径小于Mg的半径,D项错误。
13.1.Cl; H; N; O; 2.-3; +7;2.
3.①溶液;饱和溶液 ②或 4.①1mol;②
解析:1.F为硅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比多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更大,故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3.由装置图可知,该实验原理是利用强酸制备弱酸,故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应为硝酸与碳酸盐反应,硝酸有挥发性,溶液b用于吸收挥发的硝酸,则溶液b应为饱和溶液,烧杯中应是二氧化碳与硅酸盐溶液反应生成硅酸。
①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a和溶液b分别为溶液、饱和溶液;②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或。
4.为,为,将投入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生成的NaOH再与反应。①由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②1mol与水反应生成2mol氢氧化钠和0.5mol氧气,而,,所以该反应过程中既有生成也有生成,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