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2、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B.4xxxx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3、X、Y是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已知X元素原子比Y元素原子半径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B.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 C.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4、已知X原子核外有n个电子层,X是位于第IVA族的短周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n≤2
B.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 C.X可能是金属元素 D.X原子易得到电子
1 / 7
5、某常见微粒X的结构模型可表示为(代表电子),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X的组成元素不可能是第3周期元素
B.X的组成元素一定是氖元素
C.若X的组成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则X是 D.若X的核内质子数比电子数多,则X最多有2种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B.B与D之间能形成三种常见的化合物
C.A与C的原子序数之和跟B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相等 D.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7、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和,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 B.阴离子还原性:< C.离子半径:>> D.原子序数:X>Y>Z
8、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强碱,则也一定为强碱
B.若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
2 / 7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9、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10、如图所示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止确的是()A.X、Y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7
B.Z为金属元素,M为非金属元素 C.Y的单质与N的单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Y、R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c>b>a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A>BD.离子半径: 12、已知下表是几种常见元素的原子半径数据: 元素CONaMgSi
原子半径/nm0.0770.0730.1540.1300.1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元素F的原子半径在0.073~0.154nm之间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D.的半径大于Mg的半径
13、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Y、Z两种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N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
请回答下列问题:
3 / 7
(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W__________;X__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
(2).四种元素的所有化合价中,最低负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最高正化合价为__________价。
(3)甲和乙分别是由W、X、Y、Z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化合物甲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化合物乙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
(4)HYO3的酸性比HWO强,有人据此认为Y的非金属性强于W,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__________
14、图1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G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某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A、B、F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a和溶液b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1mol投入200mL 3溶液中,则:
①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该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 / 7
1.A
解析:根据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可确定a为H,由和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b和c分别位于第电子,则a为He,与a为主族元素不符,故b原子次外层应有8个电子,即a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a为O;结合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可确定c为Al;再结合b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可推出b可能为Na或Mg,d与a同族,则d为S。原子半径:Na(或Mg)>Al>S>O,A项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即金属性:Na(或Mg)>Al,B项正确;对应的水化物为,是两性氢氧化物,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D项错误。
3.B
解析:题述X、Y是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因原子半径:X>Y,故X位于Y左侧,原子序数:Y>X。依椐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非金属性:X
4.B
解析:第IVA族短周期元素只有碳、硅两种,由此可知B项正确。 5.C
解析:微粒X核外有2个电子层共10个电子,故它可以是第3周期元素钠、镁、铝的阳离子,A、B项错误;当X的组成元素的核电荷数是8时,说明X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X是,C项正确;当X的核内质子数多于10时,X可表示、、三种离子,D项错误。
6.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确定A的原子序数为15,是磷元素,则B、C、D分别是硫元素、氯元素、氧元素。
7.D
5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