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研究目的
茶,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料,然其历史之悠久,远非其 它饮料可比。人们常说茶“发乎神农,闻于周鲁公” (《茶经》 ),神 农是为解毒发现了茶。茶道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从长期的饮茶实 践过程中,根据茶的特性,以及与饮茶紧密相关的饮茶环境、茶具配 置、冲沏技能、品饮艺术入手,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 来的一套饮茶礼法。它代表了主人对茶基本精神的理解或者是主人、 客人的一种亲和与敬重。自唐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走向社会, 为人类交往和经济发展服务。茶从最初的食用、药用演变到品饮,经 历了漫长的岁月 ; 成为一种被世人称道的茶文化,更是历史的积淀。茶 和茶道有着怎样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呢 ?我们小组对茶的历史有着浓厚的 兴趣。因此,我们决定借这次课题研究一下茶文化。
二、调查的内容 : 一、中国饮茶简史
1、原始阶段 ( 先秦)
在原始社会神农氏因发明了农耕。带领民众种植粮食,解决了生 存危机。虽然有粮食供应,可是仍然有限,也需要采集些野果直接充 饥。在长期的食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茶树叶子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 些疾病的作用。就单独将它煮成羹,以后又将它熬成茶水作为饮料。 现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远古的吃茶习惯,除了直接咀 嚼茶叶以外,还可以腌制成茶食。总之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 氏”还符合历史实际的。说中华民族喝茶有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不以 为过。到了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还给茶 叶取了个名字叫做“茶”。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到黄河中下游 地区,当时的齐国也喜欢食用茶叶做成的菜肴。《晏子春秋》记
载: “婴相齐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 2、南方饮 茶已成风气
( 两汉魏晋南北朝 )
到了汉代,有关茶的保健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说文解 字》: “舛,茶芽也。”西汉王褒在《潼约》中提到“烹茶尽具”“武 阳买茶”买茶要到远处的武阳去买,由此见,当时已有专卖茶叶的茶 市,茶叶已经成为日常需要品。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传播到长 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要用它。一些文人 雅客也喜欢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可看出,饮茶已不仅仅是为了 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还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晋南 北朝是我国饮茶的又一个重要的阶梯,可以说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3、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 唐朝)
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中期,饮茶风气已经普及全国。 唐代南方已经有四十三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 13 个产茶省区, 可以说,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
就已经奠定了基础。北方不产茶,北方人说饮之茶全靠南方运去, 因而当时的茶叶褒义是非常繁荣的。唐朝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的 盛行。上自皇家王室,下至穷苦百姓。饮茶的习俗与儒,道,佛,哲 学思想融会贯通,渐渐进入百姓们的精神领域。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过 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因此有所谓的“禅茶一味”之说。中国的茶叶和 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外国传播。因此,唐代是中国饮茶和茶 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
也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的一座里程碑。
4、饮茶风气的盛行 ( 宋代 )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的茶叶生产空前发展,饮茶之风非常 盛行,特别是上层社会嗜茶成风。茶叶生产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龙 团凤饼,名冠天下”的建茶精工细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茶文化 也获得了发展,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深入研究,写成茶叶专著《大
观茶论》。他是历第一个亲自写茶书的皇帝,饮茶的技艺传到海外。 推动了饮茶之风的盛行。宋代饮茶风气的盛行还反映在都市里的茶馆 文化生活非常发达。宋代的诗人嗜茶,咏茶的也特别多。明清两代, 随着散茶的广泛流行,泡菜用具变得讲究起来,工艺精巧的紫砂壶和 瓷器茶具品种繁多,茶进入了许多人家。这些都构成了中华茶文化的 主要内容,不断向海外传播,时世界茶文化的源头。
5、饮茶风气的鼎盛 ( 明清)
明代在茶叶生产上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在茶生产上除了改进 蒸熟,而是用热锅手炒。其
次是花茶的生产,尤其是乌龙茶的制法的出现,此外,还有红茶, 也是起与明而胜于清。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重大成就就是“工 夫茶艺”的完善,工夫茶是适应是茶的泡法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 提炼而成的茶技艺。
6、中国茶叶再现辉煌 ( 现代)
二、茶道的产生和发展
1、茶道的起源和发展茶艺出自茶道,始于唐代,因此,又有称其 为茶道、茶
礼的。首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 : “茶道大行,王 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现“茶道”一词,表明中国 是茶道的发祥地。从中可知,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 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序。而唐代贡茶的发展,又对推动宫的形成与完 善,提供了条件。据《新唐书 ? 地理志》载,唐时的贡茶地区已发展 到十六个郡,可见规模之大。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当时各地为了 使进贡的茶,能赶上宫廷清明宴,还出现了日夜兼程将茶送往京城的 “急程茶”。 987 年,陕西扶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使用的金银茶具以及 琉璃茶具等,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最完整,而史料又未曾作过记 载的茶类珍贵历史文物,它更帮助人们了解了唐代皇宫饮茶的豪华与 饮茶的具体方式。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
茶艺完善之后。唐代以前虽有饮茶,但不普遍。东晋虽有茶艺的雏型 还远未完善。晋、
宋以迄盛唐,是中国茶道的蕴酿期。在中国古代,如唐朝宫廷的 “清明宴”、宋代的“斗茶”、明清文人的“茶宴”、寺院的“普 茶”。以及现代百姓招待客人的“客来敬茶”、广东、福建的“客家 功夫茶”,还有少数民族形形色色的饮茶习俗,里面都蕴含着茶的 “道”
和“艺”,但与生活紧切结合,所以比较接近实际,不像日本茶 道那样过于程序化。中国现代,发展成为规范化操作程度的要算是台 湾。台湾陆羽中心,致力
于普及的泡茶技艺,通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 已经形成了百姓积极参与,并与众多茶馆紧密结合的一种大众饮茶消 费的形式。应用的器具包括、茶萼、茶船、茶巾、茶汤、茶档、茶盘、 茶盂、水壶等。
2、茶道的形式及其发展
考察中国的饮茶历史,饮茶法有煮、煎、点、泡四类,形成茶艺 的有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依茶艺而言,中国茶道先后产生了煎 茶道、点茶道、泡茶道三种形式。中唐以后,中国人饮茶“殆成风 俗”,形成“比屋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肃宗、代 宗时期,陆羽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又经皎然、常伯 熊等人的实践、润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 ; 北宋时期,蔡襄著《 茶录》,徽宗赵佶著《大观茶论》,从而形成了“点茶道”,明朝 中期,张源著《茶录》,许次纾著《茶疏》,标志着“泡茶道”的诞 生。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 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茶之千矣。”饮茶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 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要经过“三 沸”。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 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 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 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 涛溅沫”,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 煮好了。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 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是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 饮茶方法。因茶叶有不同种类,所以还存在另一种方法,将饼茶舂成 粉末放在茶瓶中,再用开水冲泡,而不用烹煮,这是末茶的饮用方法。 到了宋代,盛行的是点茶法。点茶程序为炙茶、碾罗、烘盏、候汤、 击拂、烹试,其关键在候汤和击拂。点花法是在唐代阉茶法基础上发 展而成的。陆羽《茶经》说 : “花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 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阉茶。”阉茶的 特点是投茶入瓶,以汤沃之。而点茶是由阉茶发展而来的。点茶沿阉 茶之路向前走了一步,其烹茶步骤是将茶投入盏中,注入少量沸水调 成糊状,谓之“调膏”,然后将沸水倒入深腹长嘴瓶内,再倾瓶注水 入盏,或以瓶煎水,然后直接向盏中注入沸水,与此同时用茶筅搅动, 茶末上浮,形成粥面。据宋代蔡襄的《茶录》记载,宋代的点茶主要 特点是,先将饼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细末,用茶罗将茶末筛细,“罗 细则茶浮,罗粗
则末浮。”“钞茶一钱匙,先注汤调令极度匀。又添 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神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 佳。”即将筛过的茶末放入茶盏中,注入少量开水,搅拌得很均匀, 再注入开水,用一种竹制的茶筅反复击打,使之产生泡沫
(称为汤花 ) , 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状态。中国茶道成于唐,继于宋,盛
于明。 中国茶道形成于八世中叶的中唐时期,陆羽为中国茶道的奠基人和煎 茶道的创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陆羽、常伯熊、皎然、卢仝、白 居易、皮日休、陆龟蒙、齐已等。
[唐代] 茶人对茶道的主要贡献在于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饮茶 修道的思
想。煎茶道鼎盛于中晚唐,历 [五代] 、[北宋]、[ 南宋] 末而 亡,为时约五百年。
3、茶道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