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2课时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要求:
1.了解金属晶体内原子的几种常见排列方式 2.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复习思考】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使分子有序排列;原子晶体中,原子之间的共价键使原子有序排列;金属晶体中,金属键使金属原子有序排列。金属原子的空间排列会怎样呢?
【活动探究】教材P74 利用20个大小相同的玻璃小球,有序地排列在水平桌面上(二维平面上),要求小球之间紧密接触。可能有几种排列方式?两种排列方式小球的配位数分别是多少?哪一种排列方式空间利用率更高?
【学与问】将直径相等的圆球放置在平面上,使球面紧密接触,除上面两种方式外,还有没有第三种方式?
【质疑】如果将小球在三维空间排列情况又如何?
【阅读】阅读教材P74-75,初步了解金属晶体的其它主要空间排列方式
【典例解悟】1: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增大的
C.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钠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2.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 ) A.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少 C.金属原子的原子半径大
B.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 D.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对点练习】 1.金属晶体中,最常见的三种堆积方式有:
精选doc
.
(1)配位数为8的________堆积, (2)配位数为________的镁型堆积,(3)配位数为______的__________堆积。其中______和________空间原子利用率相等,________以ABAB方式堆积,________以ABCABC方式堆积,就金属原子的堆积来看,两者的区别是第______层。
2.某晶体具有金属光泽,熔点较高,能否由此判断该晶体属于金属晶体______(填“能”或“否”),判断该晶体是否属于金属晶体的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金属晶体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晶体中存在( ) ①金属原子 ②金属阳离子 ③自由电子 ④阴离子 A.只有① B.只有③ C.②③ D.②④ 2.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 ) 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3.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 )
A.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B.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 C.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 D.金属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失去电子 4.下列不属于金属晶体共性的是( )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高熔点 5.金属晶体的下列性质,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 ) A.易导电 B.易导热 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6.金属晶体堆积密度大,原子配位数高,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 ) A.金属原子价电子数少 B.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 C.金属原子的原子半径大 D.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7.下列金属的晶体结构类型都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1型的是( )
精选doc
.
A. Li、Na、Mg、Ca B. Li、Na、K、Rb C. Ca、Pt、Cu、Au D. Be、Mg、Ca、Zn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在固态或液态时均能导电 B.晶体中存在离子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C.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属于整个金属共有
D.钠比钾的熔点高,是因为金属钠晶体中的金属键比金属钾晶体中金属键强 9.下列关于金属晶体导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金属晶体内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条件下可以发生移动 B.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金属晶体内的金属阳离子相对滑动 C.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在金属晶体内发生定向运动 D.温度越高,金属导电性越强
10. 下列金属的密堆积方式,对应晶胞都正确的是( ) A. Na、A1、体心立方 B. Mg、A2、六方 C. Ca、A3、面心立方 D. Au、A1、面心立方 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黄铜 B.生铁 C.不锈钢 D.水银
精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