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和鉴别
(设计性实验)
绞股蓝为葫芦科植物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干燥全草,又名七叶胆。从绞股蓝中分得皂苷已达80余种,其中七种与人参皂苷完全相同,故绞股蓝又有“南方人参”的美誉。绞股蓝总皂苷是绞股蓝全草中有效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衰老、保护肝脏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主要药理实验证明绞股蓝总皂苷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人体有滋补、镇静、催眠、促食欲、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转氨酶、延缓衰老等作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绞股蓝总皂苷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2.掌握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和思路; 3.熟悉皂苷类成分的性质及鉴别方法。 二、仪器与试药: (一)仪器
D-101大孔吸附树脂 玻璃层析柱(2.0ⅹ50) 圆底烧瓶(1000mL) SHB-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HH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ZF-2型三用紫外仪 电热恒温干燥箱 烧杯 空气回流管 移液管(10mL、5mL) 锥形瓶(100mL) 硅胶G(薄层层析用) 滤纸 研钵 球形冷凝管 (二)试药
绞股蓝药材 乙醇 蒸馏水 盐酸 氢氧化钠等 三、实验原理:
大孔吸附树脂(Macfofeticulaf Resin)是六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它具有多孔网状结构和较好的吸附性能,为白色的球状颗粒,粒度多为20~60目,通常分为非极性、弱极性、中极性和强极性等几大类。目前常用的为苯乙烯型和丙烯腈型,在树脂合成时根据需要引人极性基团则成为极性树脂从而增强吸附能力。它的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对有机物的选择性较好,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物存在的影响,在天然化合物的分离和富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和筛选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它的吸附性是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氢键的结果。分子筛原理是由于其本身多孔性结构所决定。由于吸附和分子筛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分开。这使得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水溶性化合物的提纯得以大大简化。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简单讲就是将中药复方煎煮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其中的有效成分,再经洗脱回收,除掉杂质的一种纯化精制方法。根据药液成分的不同,提取的物质不同,选择不同型号的树脂。其操作的基本程
序大多是:中药提取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上有效成分的树脂——洗脱——洗脱液——回收溶液——药液有效成分——干燥——半成品。该技术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中药新药的开发和中成药的生产和抗生素的分离精制,主要用于分离和提纯过程。 四、实验内容
(一)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和鉴别方法的实验设计
要求:1.查阅文献资料,综述绞股蓝提取、分离及鉴别方法;
2.设计适合于本实验室操作的提取方法(至少两种方法);
3.设计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绞股蓝总皂苷的实验方法和鉴别方法(至
少两种方法)。 (二)实验操作
要求:从设计的多种实验方法中选择最优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别方案进行实验,确定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分离工艺。 五、实验结果
1.详细记录实验内容。
2.详细记录定性鉴别结果,并绘制色谱图,计算Rf值。 3.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思考题
1.比较不同方法提取分离绞股蓝总皂苷的优缺点。 2.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并如何解决? 3.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