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护理安全管理

儿 主讲人:胡美娟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发现事故隐患按程序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及时改进。

四、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及时巡视病房,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及家属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病人安全。 六、加强护理,必要时加床档 、约束带,以防跌倒、坠床等发生。 七、严格执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1、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每班交接并登记。

2、药物、物品标签清楚,分别放置。

八、抢救器材做到四定:定物品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存、定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维修、及时补充。抢救器械保持性能良好,做好应急准备,定期清点交接。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九、病房通道要通畅、清洁,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病人通行安全。

加强科室水电暖管理,不漏水、漏电、漏气,发现有损坏及时报告设备科维修。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做好安全防盗及消防工作,加强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发现有可疑人员立

即报告保卫科。、消防器械保持备用的状态。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对于所发生的护理过失,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整改,并上报护理部。

一、输液安全管理

1、确保输液用具安全:输注药物前必须认真检查输液用具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发现不符要求则不可使用。

2、药物的安全使用:静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步骤均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确保每一个步骤安全,才能保证输液的安全。 3、查对制度

3.1医嘱查对: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以上核对,确认医嘱无误后才能执行。执行医嘱前需打印好输液执行单,由专人负责摆、配液。 3.2.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一撕二挤三倒转四照看 一撕:撕开外包装,核对溶液名,保质期。

二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如发现有渗液,说明软包装已

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

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

四照看: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

如检查溶液发现有异常,需及时上报。

3.3 准确张贴输液瓶签:张贴瓶签前必须认真核对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与瓶签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方能张贴。

3.4 配药:配药者在配药前必须再认真查对一次,确认药名、浓度、剂量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加药,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现用。

3.5 更换液体(接瓶/换瓶):更换液体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5.1 检查接瓶的液体有无混浊、沉淀等。

3.5.2 查对前后二组液体有无配伍禁忌,如无才能接瓶,更换后应仔细观察二者的反应,是否有沉淀、混浊的现象出现,如有应马上更换输液管;

3.5.3 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不能前后输入,中间应有其他的液体间

隔,如无其他补液,应用生理盐水间隔。

3.5.4 药液输入后,应检查茂菲氏滴管液平面及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并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出,根据药物及病情调整滴速,并作相应宣教。 4、用药观察

4.1 有无药物过敏反应 4.2 药物输液滴速 4.3 输液外渗

5、输液反应处理 则按输液反应处理流程进行,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二、坠床跌倒管理

1、病房挂防跌倒标识;

2、留陪人,并宣教有关注意事项; 3、病床的高度要适中、固定; 4、必要时加护床栏,以防坠床:; 5、病室光线充足,地面保持干燥。

6、一旦发生坠床跌倒,立即执行坠床跌倒应急预案。

7、坠床/跌倒事件上报:发生坠床/跌倒后须向护理部上报,填写事件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

三、患儿安全管理

1、新生儿的安全管理

1.1新生儿入住新生儿室时,在手腕佩带腕带,此标志不得摘除或剪下,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院前摘除。

2 2 医务人员将新生儿交给父母及监护人前确认他们的身份。 2、住院患儿的安全管理

1.1儿童住院期间,必须有父母亲或监护人陪同 1.2入院时向父母及其他监护人介绍本科医务人员。 3、对人员的身份鉴别:

3.1 医务人员值班期间应始终佩带医院的工作身份牌,并做好自我介绍。 3.2 值班人员巡视病房时,注意闲逛人员、可疑人员。 3.3对任何出现可疑行为的人应询问、注意并上报。 4、发生新生儿、婴儿及儿童病人丢失的处理对策:

4.1 最早发现小儿失踪的员工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和保卫科,并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4.2 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封闭病房的全部出口和楼道,仔细搜寻。 4.3.一旦确认丢失婴儿/儿童超过1小时,按规定报告公安局。 4.4 如果需要,通知化验室保留血样。 4.5 安慰其他患者。

四、职业暴露防护管理

1、医务人员常发生的意外损伤是锐器伤,尤其是针刺损伤,常见原因有:操作不得法;缺乏职业经验;心理压力过重等。

2、预防: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坚持标准预防原则。 2.1 标准预防核心内容:

2.1.1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1.2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1.3 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2.1.4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等

2.2 标准预防具体措施:

2.2.1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2.2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护理操作时必需戴双层手套。

2.2.3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2.4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利器盒,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

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护理安全管理儿主讲人:胡美娟科儿科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度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二、科室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定期组织检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q9f5clw96rgfl162a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