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分子生物学(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分子生物学与所学专业的关系。

答:(请自己归纳)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

2.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3-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贡献。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和酝酿阶段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两点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以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的黄金时代。DNA双螺旋发现的最深刻意义在于:确立了核酸作为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提出了硷基配对是核酸复制、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从而最后确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认识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在此期间的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认识

三、初步认识生命本质并开始改造生命的深入发展阶段

70年代后,以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其间的重大成就包括: 1.重组DN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2.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3.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建立和发展 4.基因表达调控机理

5.细胞信号转导机理研究成为新的前沿领域

诺贝尔得奖贡献

1912年英国亨利?布拉格和劳伦斯?布拉格建立了X射线晶体学,成功地测定了一些相当复杂的分子以及蛋白质的结构。191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3年James D. Watson和Francis H. C. Crick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半保留复制机制。 1962得奖

1958年Crick又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1959 阿瑟·科恩伯格等因“发现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机制”获得诺贝尔奖,DNA聚合酶。

1

1964年尼伦伯格与霍拉纳等终于破译了64个遗传密码并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奖 1961法国科学家莫诺与雅可布 提出了操纵子学说并在1965获得诺贝尔奖 1975年F. Sanger、A. Maxam和W. Gilbert发明了DNA快速测序技术, 1978年沃纳。亚伯等发现限制性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中的应用。 1993年Mullis因发明PCR技术(1985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3.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什么能促进分子生物学进步。

了解:1986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R.Dulbecco(杜尔贝科)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

9

测出人类全套基因组的 DNA 碱基序列( 3 × 10 bp )

基因组(Genome):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某个特定物种细胞内全部

分子的总和。 或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 人类基因组:3.2×109 bp

DNA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意义:

1.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约5万个编码基因的序列及其在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研究基因的产物及其功能。

2.了解转录和剪接调控元件的结构与位置,从整个基因组结构的宏观水平上理解基因转录与转录后调节。

3. 从整体上了解染色体结构,包括各种重复序列以及非转录“框架序列”的大小和组织,了解各种不同序列在形成染色体结构、DNA复制、基因转录及表达调控中的影响与作用。 4. 研究空间结构对基因调节的作用。

5. 发现与DNA复制、重组等有关的序列。 6. 研究DNA突变、重排和染色体断裂等。

7. 确定人类基因组中转座子、逆转座子和病毒残余序列,研究其周围序列的性质。 8. 研究染色体和个体之间的多态性。

作用:

1,治疗基因病,例如:癌症

2,改造基因,使人更完美.<高达>看过吗?搞不定可以把你改造成基拉.大和 3,了解生命的本质,或许可以在试管里创造生命

4中心法则,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定义,中心法则会发生改变吗?

答案:中心法则(genetic central dogma),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①DNA 复制

亲代DNA分子在DNA 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条单链DNA分子为模板,聚合与

2

自身碱基互补配对的游离dNTP,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形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②转录:转录是遗传信息由DNA转换到RNA的过程。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转录是mRNA以及非编码RNA(tRNA、rRNA等)的合成步骤。

③翻译: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由tRNA解读,将贮存于mRNA中的密码序列转变为氨基酸序列,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中心法则发展方向的预测

中心法则的以上形式强调了核酸对蛋白质的决定作用,但蛋白质对核酸必然存在着反作用。1967年,梅克勒提出,蛋白质的空间构型(不是线性顺序)可以被“逆转录”成RAN顺序。1982年,普鲁塞纳在研究羊痒疫的致病因子时发现一种比病毒更为简单的亚病毒为其病原。令人奇怪的是,这种病原含有侵染所必须的物质是蛋白质而不是核酸。这种羊痒疫的致病因子被称谓朊病毒(virino)或蛋白侵染子(prion)。它的发现,表明自然界中存在着以蛋白质为遗传信息的可能性,即在蛋白质的指导下合成蛋白质。那么,随着研究的进展,也许可以将中心法则更加丰富。这作为一项对中心法则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只有等待科学实践来证实。

中心法则的模板传递式的遗传信息流不可能包含细胞的全部信息,它也不可能是唯一的遗传信息流的通道。这并不意味着克里克当时提出的是一个错误的法则。恰恰相反,他当时是以确定的事实,非凡的预见才建立了中心法则,并使之与近代遗传学接轨。

当时有关DNA作为遗传物质,以及用中心法则来解释DNA控制一切性状的种种设想,都是以病毒、细菌的实验资料为根据的,所以,中心法则是完全适用于分子生物的法则。但是,当分子生物学推进到真核细胞时,由于核、质的明显区分,细胞质的进一步复杂化、独立化,中心法则的信息流已处于一个与在分子生物、原核生物中完全不同的时空框架中,原来的那种中心法则决定一切而不被一切所决定的教义已不适用,如RNA编辑已使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模板式传递、精确的序列决定、共线性等核心观点发生动摇。

可以预见,随着分子生物学在真核细胞生物中的推进,中心法则将愈来愈失去控制一切性状的地位与意义,但是它的“三步曲”的框架仍在,人们还会叫它中心法则,它的重要性是不可抹杀的,它的合理内涵也不容否定。随着对生命现象的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心法则在生物学中终将找到它恰如其分的地位,它将作为细胞遗传信息网络中一条分子水平的通道而永存。

5. PCR,原位杂交,southernblot,northernblot,westernblot,免疫共沉淀原理

PCR原理:变性温度下, DNA双链变性双螺旋解开成单链DNA,在退火温度中人工合

成的特异引物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单链DNA特异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在延伸温度下不同的脱氧核苷酸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引物的引导下合成与模板DNA互补的新链,实现DNA的扩增。

原位杂交是指将特定标记的已知顺序核酸为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核酸进行杂交,从

而对特定核酸顺序进行精确定量定位的过程。

3

分子生物学(1)

1.分子生物学与所学专业的关系。答:(请自己归纳)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等方面来阐明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研究内容包括各种生命过程。比如光合作用、发育的分子机制、神经活动的机理、癌的发生等。2.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3-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贡献。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nsz03aiq0wacw0ffs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