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考纲呈现]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解读] 1.区域认知:联系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获取图示信息,归纳地形等区域特征,从空间尺度认识区域。 2.地理实践力:结合等高线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判读方法,能选择相关线路、宿营地、大坝坝址等实践活动。
[思维导图]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等高线地形图及等高距
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3.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4.不同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特征
类型 平原 山地 线多呈带状延伸 丘陵 高原 陡峭 盆地 峡谷
5.结合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部位
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 两侧高,中部低,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峡谷两侧等高线呈对称分布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密集,地势主要特征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山脉处等高
1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拓展延伸
A′处的短线是示坡线,自等高线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方法技巧
图中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计算,适用“蝴蝶解法”,即下式中交叉相减。
6.坡的类型
??陡坡:等高线密集
(1)均匀坡?
?缓坡:等高线稀疏?
(2)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如甲、乙图所示。 (3)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如丙、丁图所示。
7.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ΔH=H高-H低 (n-1)d<ΔH<(n+1)d
注:n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陡崖的相关计算 H大≤H顶<H大+d H小-d<H底≤H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