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笔记资料全套2
第三单元
第十六课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三个方面:
一、山野对歌(2、3):生面别开,才情智力大比拼——唱歌的人 二、山路漫歌(4):即兴的自由歌唱,内容发乎于心,纯朴本色——唱歌环境(开满杂花的小山坡、歌唱的鸟儿)优美的环境烘托优美的人,优美的歌
三、金满斗会(5):民革展览的大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点面结合
唱得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1见景生情,即物起兴2提问3互嘲互赞)
金满斗会:人多,齐;时间长;人们盛装出席;传歌;歌曲多;主角是百姓
注解:1选自《沈从文散文选》,原文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边城》《萧萧》。2即物起兴(xing):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联想,诱发文思。
第十七课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本文结构: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语言:1恰当运用方言 2口语色彩浓厚
○1好用短剧○2穿插了朴素的大白话
3古汉语的点缀 典雅和朴素相映成趣,倍添典雅之美和艺术韵味 4善于运用语言造型,用一两个字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 文风:淡化主题,结构疏散,自有闲适
注解:1选自《汪曾祺全集》。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第十八课 吆喝 萧乾
吆喝: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具体内容;声调;合辙押韵(节奏) 结构:器乐(1-3)引入
声乐—吆喝:从早到晚 早上(5)晚上(6-9)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吆喝的内容—吆喝的声调—吆喝的节奏韵律
对老北京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怀念之情,包含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对这些口头的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的惋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写法:条理分明,秩序井然
○1使用了一些具有连接上下文作用的过渡句及概括作用的总起句。 ○2将要介绍的事物分“类”
○3将“类”按内在的联系排列好先后顺序
注解:1选自《北京城杂忆》。萧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曾任大公报主编,获“抗战胜利作家纪念牌” 第十九课 春酒 琦君
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的几件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风俗、人情的赞美,对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
母亲:热情大方,勤劳善良 阿标叔:做事勤快,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分段:1农历新年的种种习俗与禁忌(1) 2我最爱喝母亲酿的八宝酒(2-4) 3乡亲之间互喝会酒(5-8) 4炮制八宝酒(9-10) “我”:嘴馋,天真活泼(动作)
母亲:热情大方,善良大度,勤劳,温柔,乐于助人(语言、神态、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动作)共1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 阿标叔:做事勤快,乐于助人,热情好客 儿子:叛逆
道地的家乡味:甘醇的春酒味 母亲亲手酿制的味道 浓厚的人情味 快乐的年味
注解:1选自《琦君散文》。琦君,台湾女作家,代表作有《橘子红了》《三更有梦书当枕》《细沙灯》《烟愁》 2家醅(pei) 第二十课 俗世奇人 冯骥才 天津人
本文语言有浓郁的天津味,幽默传神,语句比较短小精悍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句式对称公整,用了比喻对比夸张的修辞,写出天津码头的世风
刷子李:行事奇,做派奇,规矩奇
泥人张:个性内敛,应对从容,一招制敌,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海张五:蛮横,粗俗,言语无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4
那你是在骗自己:以自己的不足去怀疑别人的优秀,这是自欺欺人的心理。
注解:1选自《俗世奇人》 第二十一课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骈体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的文章,本文是骈体文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闲适恬静,飘逸的心情,旷达的胸怀)。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中心句)。(总领全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分写异水,水之清澈,急)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表现了他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的赞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积极的影响,从侧面突出了富春江奇山异水险峰幽谷的魅力,说明了作者鄙弃过于追求功名利禄的行为,追求避世隐居的高洁志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分写奇山,
5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