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配套K12]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8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6课 世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配套K12内容资料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学习目标: 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2.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重点: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2.难点:认识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发展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教材整理1 走向联合的欧洲 1.背景

(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西欧各国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联系日益密切。 2.过程

(1)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随后成立。 (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各成员国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 教材整理2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

(1)二战后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3)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

(4)日本经济的恢复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扶植。

(5)朝鲜战争爆发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 (6)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2.表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配套K12内容资料

配套K12内容资料

3.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24“学思之窗”,思考: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提示】 20世纪80年代,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近年来,日本积极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要求成为政治大国。

教材整理3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2)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走向联合。 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 3.内容

(1)政策:非集团、不结盟。

(2)重要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3)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影响

(1)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2)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5.中国的振兴

(1)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2)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

深度点拨] 正确认识不结盟运动

①参加的国家多,反映了运动深得亚非拉国家的认可。 ②运动的主要宗旨是和平。

③运动不是消极反帝反殖,而是通过积极的活动来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④这是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在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中维护自身独立、谋求发展合作的尝试。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配套K12内容资料

配套K12内容资料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走联合自强的道路,向独立自主方向发展。 2.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3.广大亚非拉国家通过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相对独立 的力量。 4.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探究点一 西欧走向联合及其影响 史 料 史料一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史料二 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戴高乐知道,要想使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并使联合的欧洲成为独立于美苏的力量,必须取得德国的谅解和支持。而德国的战败国地位,使德国有求于法国的地方多于法国对德国的要求。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 独立的欧洲核心》 【史料应用】 (1)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2)法德同意走向联合的目的如何?

【提示】 法国:重新恢复大国地位。德国:借助法国等欧洲国家承认,摆脱战败国地位。

解 读 把握省略号前面的假设语句,提取关键词“根本变化的世界”“走下坡路”。 以“而”为标志将史料分为两层,抓住“法国恢复大国地位”“德国的战败国地位”等信息。 配套K12内容资料

配套K12内容资料

【史论拓展】 欧洲走向联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①战后西欧任何一个国家都失去了在世界格局中的主导作用,谁也无力单独与美苏抗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联合”。

②两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人民反战情绪强烈,迫切希望有一个和平的环境恢复发展经济。 ③西欧各国面积狭小,资源相对匮乏,原有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纷纷独立。

④二战后,西欧既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又受到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的压力。 (2)可能性

①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差异,经济联系比较密切。 ②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

③西欧各国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 ④西欧各国都强烈要求恢复它们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⑤法德两国逐渐实现和解。

探究点二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 料 史料一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注意关键词“竞解 读 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争”,联系西欧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及日本对美国构到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史料二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一,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的变化。 【提示】 美欧经济竞争激烈。

(2)史料二中“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 【提示】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史论拓展】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强,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 配套K12内容资料

抓住“二战后仅25年”及“自己的……”等关键信息理解史料。 成的挑战。 配套K12内容资料

(2)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

(4)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 (5)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弱。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相对衰弱和日本、西欧、中国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并深入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 )

【导学号:32700145】

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 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解题模板】

抓关键 “20世纪50年代”“全球地方主义”是解题关键 排易误 A项与“地方主义的恢复”不符;C项与“20世纪50年代”的时间信息不符;D项只是“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表现之一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说明除美苏外,当时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验结论 治力量日益增强,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如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等,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2016·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向联合,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其产生的重大影响有( )

①增强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实力 ②提高了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 ③冲击了美苏两极格配套K12内容资料

40k8c57qxd2nsft0iuth97tl37kv1k00rf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