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1、知识衔接:拼音、书写、算数知识的衔接 ● 关于认读识字:
识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拼音识字和形意识字。拼音识字主要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到初中阶段,孩子现在学会了拼音,也就掌握以后的文字认知方法。目前,很多孩子都能熟练掌握拼音的认、读、写、拼读四个基础环节,而在最后的“拼认”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当汉字和拼音在一起时会拼读,会认字,但是当拼音和汉字分开后就不认得了。
● 关于写字:
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大多采用“生产线”的方式教授孩子写字,结果是:每个孩子写的字都如出一辙。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写字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而目前学写字的方式多是临摹文字,不能帮助孩子做到表达的目的。不仅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更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个性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重要的是通过书写,培养孩子表达的欲望。
2、能力衔接:听课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衔接。 ● 关于表达:
表达是幼小衔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重点小学选拔学生必考科目。很多学前机构利用这样的环节,在教授表达时多使用“记忆式”表达。譬如,根据学校考试题目教授孩子“记忆式”表达。而没有真正教会孩子的表达方法。从会听开始,到会说,敢说,再到怎样说,说什么?完全顺应孩子思维,让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表达的方法,完成自己思考的表达方式。
3、思维衔接:数学思维、观察思维 ● 关于数学思维:
目前,在训练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借助实物来帮助孩子识数和加减乘除法。但是常常的情况下,当孩子脱离了实物之后,就不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1个苹果是3个苹果,但当问到2+1的时候,他就会反应不过来或者掰手指计算。这样的情况是孩子只会“记忆数学”,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应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数学学习方法转化为形象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真正拥有正确的数学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让孩子感到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
二、要言传身教。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家长在孩子面前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缺乏自信。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如让他跳一跳,想办法把花篮取下来,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切忌花篮
挂得太高,而实际能力不及,连连失败,致使自信心屡屡受挫。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会越是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成人应通过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来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作者:dyj2012 于 2012-03-19 14:49:10 发表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幼小衔接? 所谓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这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幼小衔接工作泛指幼儿进入小学前家长、学校、幼儿所参与的活动,都可视为帮助幼儿衔接幼儿园和小学前后学习环境所做的准备。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事实上,据调查显示:30%~40%的孩子在刚刚进入小学后,不能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例如:生活学习环境、作息时间、被动学习、人际关系、集体意识、教师授课方式等不适应。此类现象如不能及时解决,持续下去会衍生到心理上产生紧张、退缩、厌学、孤僻、焦虑或羡妒及攻击性行为等偏差。由此可见,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壹阶幼小衔接专科教育机构教育理念
第壹阶幼小衔接专科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是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发现的“三种需要理论”为依据,融合国内目前“幼小衔接”现状而建立的。以“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培养成功动机”为核心。
动机决定未来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4O-5O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三种需要理论”,他认为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每种动机将成就不同类型的人,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人适合不同社会角色”的说法。 1.成就动机(Need for achievement):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具备此类动机的大多是企业家、探险者等渴望成功的人。 2.权力动机(Need for Power):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具备此类动机的大多是领导、船长、将军等拥有“绝对权利”的人。 3.亲和动机( 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具备此类动机的大多是外交官、社会活动家等具有亲和力的人。
“素质冰山模型”揭示5~6岁是“动机”形成的重要阶段
经过对不同类型人的研究分析,麦克利兰博士绘制了“素质冰山模型”,阐述了“成功”的要素和形成阶段。
成功要素的集合就像一座冰山,深埋在水下的“动机、性格、自我定位、价值观”一般在8岁前就会有定数。而浮于水面上的“知识、技能”是后天可以改变的。麦克利兰博士的研究揭示和验证了我国“3岁看小,7岁看老”的说法。
第壹阶幼小衔接专科教育机构是如何培养孩子成功“动机”的?
欣赏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孩子的缺点,发掘其性格中的优点,并加以引导和修正。 鼓励自我成长: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良好价值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具备了兴趣“知识和技能”就迎刃而解。 优秀是一种习惯: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其自信坚毅的性格特点,增强内驱力。
第壹阶幼小衔接专科教育机构解决的实际问题
人际关系平稳过渡:1、从习惯妈妈般的幼儿园教师,到适应要求严格的小学教师;2、从任性的幼儿园小朋友,到学会尊重和独立处理同学关系的小学生。 学习方式平稳过渡:从自由游戏,到适应正规科目的学习方式。
行为约束平稳过渡:1、从理所当然,到遵守规则;2、从被重视,到入学后的一视同仁。 生活习惯平稳过渡:1、适应入学后课堂听讲方式和作息时间的改变;2、适应小学独立午餐、饮水的生活习惯;3、适应按时完成并自己检查家庭作业;4、适应自己独立完成整理书包、文具等;5、适应游戏、玩耍、看电视的时间骤然减少等。
2011-07-22 09:56
各位家长: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讲一下新生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以及影响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孩子上幼儿园,一般都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