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A)三反五反
(B)农业合作化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B)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既有社会主义经济,又有个体经济
(D)既有工人阶级。又有资产阶级
3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没收民族资本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5 建国初期,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这种两面性是指
(A)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B)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C)既有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一面,又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面
(D)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共产党和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7 1953年12月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
(A)唯一的经济基础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B)主要的经济基础
(C)一般的经济基础
(D)重要的经济基础
8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9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A)重视工业建设
(B)强调三大改造
(C)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11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之所以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原因在于
(A)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不能离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
(B)我国个体农业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我国个体手工业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我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孤立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2 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
(A)临时互助组
(B)常年互助组
(C)初级合作社
(D)高级合作社
13 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
(A)定息
(B)“四马分肥”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14 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其中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这些企业的性质
(A)仍然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B)是具有了社会主义因素的企业
(C)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D)是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B)独立的社会形态
(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的社会
(D)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
17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A)社会主义经济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