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频指的是CPU内部时钟频率,也就是CPU运算时的工作频率,通常主频越高,CPU的工作速度也就越快.外频指的是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两者的关系是:主频=外频*倍频.
②总线速度:分为内存总线速度和扩展总线速度. ⑷工作电压⑸数学协处理器⑹超标量
4.内存储器根据其功能特征可以分为三类: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
5.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可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⑴地址总线(AB):用于传输内存储单元的地址或I/O接口的地址信息.地址总线的数量决定了计算机内存空间的大小.例如32位地址总线的寻址空间为:0到232-1,支持的最大内存储器的容量为4GB.
⑵数据总线(DB):用于在CPU与内存或者I/O接口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递.它的数量取决于CPU的字长.
⑶控制总线CB用于传送各种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数量取决于COU的字长.
⑷常见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
①PC总线;②ISA总线;③MCA总线;④EISA总线;⑤PCI总线⑥AGP总线
㈡常用外部设备及其接口
根据外部设备与主机交流信息的方向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三大类.
1.输入设备,主要有:⑴键盘;⑵鼠标,工作原理有机械式和光电式;⑶扫描仪;⑷手写板;⑸条形码阅读器;⑹光笔;⑺触摸屏.
2.输出设备
⑴显示器(CPT):①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性能指标有:a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像素越密,图像越清晰;b点距:点距越小,像素越密,图像越清晰;c行频扫描;d帧频刷新频率,帧频指的是屏幕变换的快慢;e屏幕尺寸;②液晶显示器(LCD)
⑵打印机打印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类.常见的打印机主要有:a针式打印机(击打式)b喷墨打印机(非击打式)c激光打印机(非击打式的高精度打印机)
⑶绘图仪
3.常用外部总线接口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外部总线接口主要有:⑴通用串行总线USB;⑵IEEE1394高速串行接口
4.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
I/O接口又称为设备控制器或适配器.常用的适配卡有: ⑴显示适配器
⑵多功能卡:将五种不同功能的适配器集成在一块电路板上,它们包括软盘驱动器接口、硬盘驱动器接口、串行通信接口、并行通信接口和游戏操作杆接口.
①并行接口②串行接口③硬盘接口:主要有IDE、SCSI光纤和SATA几种.
⑶声音卡 ⑷调制解调器 ⑸网络适配器 ㈢外存储器
常用的外存储器主要有软磁盘、硬磁盘、磁带、光盘和闪存盘等.
⑴磁盘存储器:是微型计算机中使用最广泛的外存储器,分为: ①软磁盘存储器:由软磁盘和驱动器两部分构成. 软盘的存储容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软盘容量=磁盘面数*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磁盘存储器的特点:容量小、速度慢,但因磁盘和驱动器可以分开,易携带.磁盘上有写保护开关.
②硬磁盘存储器
硬盘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簇是磁盘上存储文件的基本单位,1簇=2n扇区.
⑵磁带存储器:是一种顺序存取设备,即磁带上的文件依次存放,磁带存储器由磁带和磁带机两部分组成.
⑶光盘存储器
①CD-ROM(只读型光盘)②CD-R(一次性写入光盘)③CD-RW(可擦写光盘)④DVDDVD-RAM是一种可重复读写的DVD盘片,其工作原理基于相位变化技术.
⑷Flash存储器(U盘) 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操作系统概述
㈠概念: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系统程序的集合.
㈡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应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1.处理机管理
⑴进程的特征(4个):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⑵进程的状态和调度运行中的进程可能有以下3种基本状态:①就绪状态:当进程已经分配到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资源后,只要获得CPU,便可投入运行,进程这时的状态就称为就绪状态.②执行状态;③阻塞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发生某事件而暂时无法执行下
去,便放弃CPU而处于暂停状态,把这种暂停状态称为阻塞状态,又称为等待状态.
⑶线程
线程是CPU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单位,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进程资源.
2.存储器管理具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等功能.
3.设备管理主要功能有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 4.文件管理文件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⑴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⑵目录管理;③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5.用户接口
⑴命令接口和图形用户界面;⑵程序接口 ㈢操作系统的分类
1.按与用户对话的界面分类,可分为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MSDOS)和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