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怎样做”转向心理上的认知“我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比如:我们可以举行“小手在行动”的小小讨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小手的作用非常大,能帮我们做很多有意的事情;可是千万别让它成为一双影响自己学习的小手。还可以进行“和好朋友在学习上赛跑”的比赛活动,让孩子们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把他们的心思尽可能多的拉回到学习上来。这个活动是在班主任王老师的组织下进行的:二年级的时候,这个班级的学生似乎出现了涣散、浮躁等倾向,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一个自主的学习态度。王老师要求他们自己找出自己的比赛对象,然后和他做同桌。在学习上,两个人要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互相比赛。经过了几天的实验,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以学习为主寻找同桌,并在学习中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看谁上课表现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就是找自己的好朋友、玩伴坐同桌,上课互相说话、玩耍,习惯倒在退步。我和王老师发现这一现象后,及时对部分同桌作出调整,让爱玩的孩子和安静的孩子坐同桌,这样感觉有了点效果。是啊,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对问题的抉择并不一定会按照我们大人的思想去做,有时候我们要帮助他们,给他们适当的抉择权。
教师要树立形象。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我们老师了,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坚持不懈,耐心细致,让孩子们把好的习惯坚持下去,终身受益。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延伸下去。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讲,我们通过循循善诱、言传身教、表扬激励等各种形式使其有了基本的学习习惯,但要想让这个习惯坚持下去,使其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学习习惯,并终身受益的话,我们必须把养成教育给坚持下去,持之以恒。除此以外,我们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在动力的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缺乏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会对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学习习惯的培养又何从谈起。
兴趣是一种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和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加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和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 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 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而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可就越强。因而,我们的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学、思想教育工作、课外活动、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等,来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产生迫切的需要,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是组织教学:组织教学是一堂课的重要部分,处理的不好,影响学生一堂课的学习情绪。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入手:吸引学生兴趣的导语、激发探索欲望的教学过程、提升自信的练习或有挑战性的训练、清楚明朗的板书等等。一个好的导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平均分》这一课时,采用了下面的导入:出示一副春天的图片,说“同学们,春天到了。春天的景色可美啦,有鲜花、小草,树木也发芽了;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蝴蝶、蜜蜂在花间忙碌,你们想出去玩吗?”学生非常高兴地说“想”。“那我们得准备些什么东西呢?”这一句话一问,学生边纷纷说开了,吃的喝的用的什么都有。“那请你来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东西吧”,然后,我出示了四副图片(水:5组,每组2瓶;面包:5组,每组2块;桔子:5组,每组3个;糖:5组,每组6个)。你能发现什么呢?”通过图片的直观
展示,即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启发了思考,一举几得。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使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节,如“比一比,看谁又对又快;想一想,这个应该怎么办,谁是最聪明的”等,并且比较重要的是这些环节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时刻抓住学生的眼睛和思维。这样的话,效果就更好了。另外,在工作中我常常采用以下几种竞赛的形式:1、口算比赛(看谁写的有对又快,取前十名)2、看谁听讲最认真。(奖励小红花,并且10个小红花可以换一个奖本等)
其次要注意教态、讲究语调。不修边幅、教态庸俗的教师,不仅不能使学扬顿挫、富于情感、有较强的表现力,就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我们老师了,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小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不断检查班规的执行情况,鼓励加教育,各科教师齐努力,使每个孩子在习惯上都有所进步与发展。
习惯的养成是在不断的反复中不断进步的,我们要做好打持久长得心理准备,并采取有效地措施以防止好坏习惯的反复交替。
首先,我们要不断检查班规的执行情况 ,坚持贯彻执行班规 。2008~2009学年我第四次教一年级,从一开始我就特别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但因为教两个班,再加上我是四班的副班主任,对四班管的多一些,也许心也偏向四班一点吧:看到四班有什么情况就及时地去说、去解决;也经常给他们讲关于纪律、习惯、学习等方面的话题;在班规的执行方面做得比较好。所以,四班从开学第
二个星期以后,课堂纪律一直比较稳定;即使出现纪律涣散情况,只要老师一两句话,就能把学生重新拉回课堂。但对二班,有时也许是懒,也许是不是自己的班,不好说得多,又也许是忙不过来;对班规的执行不够坚持,所以在上我的课的时候他们的纪律很不稳定,时好时坏;纪律涣散时,非得老师又喊又叫才可以。真是觉得特别失败。你对学生关注了,他也就重视你了,同时也重视你的课了,课堂习惯也就会有很大的改观。发现了这一点以后,我开始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二班的孩子们,跟他们讲习惯的重要性、和个别的孩子谈话等,他们真的有了一点点的变化,一点点的进步;我想,我坚持下去的话,他们肯定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但是,这个坚持二字,有时是很难做到的,这时学生就会出现反复;如果我们开始做了,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否则,你在学生心中会失去威信,他们不再相信你所说的话,不再按你说的去完成任务,他们会想“反正老师也不兑现”。
其次,在鼓励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教育策略,严慈相济。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我们要以鼓励为主,用鼓励的方法激励他们去模仿、去改进、去努力。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吃这一套的:他根本不稀罕你的小红花、他就是管不住自己、上课吹口哨啊、跑来跑去啊、打闹说笑啊等,遇见这样的问题学生,一定要及时有效的处理、从严要求、紧盯不放。有时我就会犯这样的错误,某某今天纪律不好,等明天在解决吧,这样拖来拖去,自己没了威信,学生没了习惯。有一段上课,学生的习惯特不好,纪律很差,无论老师怎么去教育、甚至于歇斯底里的批评,效果几乎没有,自己也感觉特别挫败。静下心来细细思考,觉得还是自己有时说过的话没有兑现,以至于个别学生总钻空子,从而慢慢地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其实,所有的结果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多多反思。于是,我决定这样来:从头开始、从严要求、纪律第一、教学第二;下决心、有恒心、坚持不懈。比如:今天我要检查昨晚的作业口算卷,那么我就一定去查,而且逐一收上来,对没有的学生安不同情况处理。如果是平时表现好的孩子忘带了,那給他时间让他改天带来;如果是平时就爱投机取巧的孩子,不管任何理由,重新再写,而且当时就写,完成回家。这样做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对老师有了敬畏,老师的威信也会大大提高,再说什么习惯啊、要求啊什么的,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做,不用老师在大呼小叫了。
最后,我觉得一个班的纪律跟班主任的工作是分不开的,跟所有科任老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说到这点,就应该谈到各个教师的合作问题:教师之间应该做到要求一致、互相配合、互通有无、互相帮助。作为班主任来讲,要告诉科任老师你的班规是什么,你的各项奖励或其他制度,做到各个老师统一标准,实施起来有目的、有系统。我现在的班主任在这一点就做的非常好。她会经常和我说她有了什么新的办法,我们一块来实施:比如小红花的发放。以前的时候,我有我自己制作的小红花,用它们去奖励孩子们,但有时候上课去了,会忘记了带,不能及时兑现。班主任也有她的小红花,而且是在周五班会的时候会对小红花的获得情况做一总结,评出各种奖项的,孩子们对她的小红花特感兴趣。于是,她就印了很多小红花,放在一个盒子里,放在讲桌上面,供所有任课教师使用。我觉得效果非常好的,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她还会协助科任教师去让学生完成他们的任务,使孩子感到班主任对每门学科是非常重视的,从而也会去重视每一门学科。作为科任老师来讲,不要因为我不是班主任,上完自己的课便了事,对课堂纪律、学习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长期下去的话会影响到整个班的学习风气的。作为科任教师,要有自己的规矩,自己的制度,同时配合班级制度,多和班主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自己重视了,自己重视自己的课了,学生才会重视,才会在课上有个良好的表现。
三、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使孩子的学习习惯一体化。
家庭的影响和教育与学生习惯的养成也有很大关系,它们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务工子弟,好多家长自身的习惯和对教育孩子的态度是很有问题的:穿着拖鞋来学校,抱着小的孩子来开家长会等等;孩子出现了问题,喊家长到学校来一块商讨解决的办法,结果,有些家长一来就说“自己没有能力辅导孩子,或者是为了生计到处奔波,没有时间辅导孩子”;还有个别家长说“我们在家打也打了,可是还是这样,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好了。送到学校,就交给你们老师啦”。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咱学生的习惯说不定有些比他家长还好呢,你还指望家长?”,一句话说得很苛刻,但有的家长却是如此啊。一年级的孩子,他不会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他需要督促、鼓励和帮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