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社区养老服务
写作提纲 一、社区养老概述 (一)、社区养老的含义 (二)、社区养老的特点
(三)、社区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 二、我国社区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三、推行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一)、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来看
(二)、从社会转型、家庭养老功能衰弱化来看 (三)、从社会化养老机构需求量来看 四、中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一)、促进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 (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 (三)、完善扶持政策 五、推行社区养老服务的意义 (一)、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要求
(二)、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五、总结
浅谈中国社区养老服务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
量的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口已经成为一个有其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要,传统的养老方式也很难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老人养老难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为缓解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社区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和必要性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有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社区养老服务。
【关键词】养老机构 社区养老 老年型社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
展,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给我国的安老养老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一客观事实,迫切要求社区加强老年人的照顾服务功能,社区养老服务已日益显示出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新选择。
一、社区养老概述 (一)、社区养老的含义
所谓“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
老人照顾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养老模式。老人住在家庭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承
担养老工作或托老服务,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如社区办老年饭桌、送餐上门、家庭病床、料理家务和“急救铃”等。
(二)社区养老的特点
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在收费方面则以福利为主,根据老人的生活条件适当交一定的费用,对于生活十分困难的老人则实行无偿服务。 (三)社区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
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区中的在家养老,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它吸收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的优点和可操作性,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最佳结合点集中在社区。是针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巨大老龄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
二、我国社区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社区养老现状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地区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发展比较快。但是,总体来说,社区养老服务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经济政治体制的影响,也存在着一些引起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 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比较差,服务水平低。由于收费偏高并且现有的养老机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很低;老年人医疗保健机构匮乏;老年人购物困难,适合老年人的生活用品、服饰及食品等商品数量不多;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致使老年人生活枯燥乏味。
2、政策法规不健全。由于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需要承担“扶贫”的重大任务,这就使老年人的合法权
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
3、观念认识不到位。面对人口老龄化,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部门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思想落后。没有把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提高到反映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持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服务意识不强。
4、社区服务专业工作人员缺乏。目前在我国养老服务业工作的大部分是一些没有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或知识培训的人,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推行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一)、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来看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2007年底已达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11.6%。同时,地区间
老龄化速度存在显著差异,大中城市及经济较发达地区老龄化速度相对较快,人口老化度高。以锦州为例,目前,全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48.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5.6%,其中城镇老年人17.65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36.7%。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加,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显著,给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从社会转型、家庭养老功能衰弱化来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观念及方式受到冲击。当今社会,中、青年人生活节奏的加剧、跨地域职业流动的加速、生活方式的变化、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等,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的代际关系模式。在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居者,家庭已满足不了新增的老龄人口的生活照料需要,养老不再只是家庭内部的事,正演变为社会化问题。因此,现实和未来呼唤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依据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特点建立新型养老服务的家庭化社区服务体系。
(三)、从社会化养老机构需求量来看
目前我国社会养老机构数量较少,难以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机构
养老只能作为养老服务的一种辅助方式,还不能弥补家庭养老在新形势下所形成的“空缺”。中国在目前这种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进行社会养老所必须的经济实力尚未奠定。寻求和发展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不足的新型养老方式是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四、中国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一)、促进现有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
我国现有社区养老机构大部分是政府办的,今后应推行市场化动作方式,实行法人实体化管理。要参照经济领域“政企分离”的做法,重构部门与下属养老服务机构的关系,建立政府“退出”制度。这样就能扩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经营自主权,增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内部活力,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现有养老福利机构一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二要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也就是要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规律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二)、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培训
现今的养护对象寻求的已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等问题,其要求已从寻求生
活援助的低标准迈入了寻求心理援助、追求精神生活的高档次,具有需求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面对这些不同的需求,要求社区服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进程中,一是要有计划的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社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把社区养老服务的教育培训融洽到社会的大教育系统之中。二是要制定社区养老服务岗位专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管理认可制度。三是开展规范、系统的在职人员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完善扶持政策
加大政策扶持,首先,应对社会办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规划、用地、减免费用等方面继续给予必要的优惠,如进一步明确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其建设用地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减免土地测量费;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免征企业所得税等。通过上述优惠政策就能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其次要完善对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资金资助政策。
五、推行社区养老服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