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死刑去留分析【开题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 死刑去留分析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地不断发展,人权民主思想的不断宣扬,死刑这一古老的刑罚不断受到理论的冲击。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11个国家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废除死刑,我国的香港、澳门也已废除死刑。在发达国家中仍执行死刑的,现在仅剩美、日两国。其中对所有罪行废除了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有86个,对普通罪行废除了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有11个,在实践中废除了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有24个,到目前为止保留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有75个。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还保留着死刑,而且死刑的不可逆转性也受到诟病。特别是在中国政府决定处死英国毒贩阿克毛之后死刑存废更是引起了国内外的又一次争论。

所以,关于死刑该不该废除,死刑废除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即本课题理论意义上的来源。

(二)选题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间相互交流的加深,国际犯罪也随之加深,但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差别导致对死刑的观点不一致,常导致国际间的摩擦,这在我国决定处决英国毒贩阿克毛中中外出现截然不同的看法中便可看出。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我们需要更深化更明确地去认识这个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以达到共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一)研究目标

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多年所学的法学知识,以一个法律人的视角来观察死刑,在准确理解死刑的意义和作用之后,结合本国国情的情况,对其做出中肯的评价。指出成就与不足,并对其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做出一定的展望,以为其找到最好的归宿。 (二)主要内容

介绍死刑的由来及古代死刑执行方式,在把现在中外死刑观进行比较,分析产生不

同的原因。通过对先行国家先进经验的吸收和学习,结合中国国情对我国死刑改革做出可行性分析和假设,完善我国死刑制度。 (三)论文提纲 一、引言 二、死刑的由来 (一)死刑的起源 (二)古代死刑的执行方式 (三)现代死刑与古代死刑的关系 三、 现代社会对死刑的看法 (一)国际上的死刑存废观 (二)西方的死刑存废观 (三)死刑存废的争端点 (四)中国的民意

(五)中西方死刑观比较及分析 (六)中国现阶段的死刑制度 四、 死刑制度的展望

(一)政治条件 (二)经济条件 (三)人文条件

(四)社会条件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理论论证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总结法

(二)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运用理论论证法把握主流观点。在分析中西方各自的死刑观之后,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在结合国情的情况下进行比较、剖析得出我国死刑制度当前存在的不足,给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和设想。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 赵秉志等.穿越迷雾:死刑问题新观察[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社,2009,85-88,109-113,134-138,267-310,325-329.

1

[2] 赵秉志.死刑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13,115-116,272-291. [3] 崔敏.死刑考论——历史 现实 未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359-364.

[4] 张文等.十问死刑——以中国死刑文化为背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25-29,91-100.

[5] 陈兴良.中国10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文丛:死刑备忘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3-50,80-90.

[6] 许一泰.韩.韩国死刑制度的过去、现在、未来[G].刑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42-56.

[7] 巴克拉.印.印度的死刑——问题与视角[G].刑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57-92.

[8] 朱本欣.论生命权视野中的生命刑[G].刑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93-110. [9] 秦颖慧.从限制到废除: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路径[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29(1):98-101.

[10] 袁博.论死刑存废及对我国死刑制度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2):

228-229.

[11] 叶翠兰.试论中国废除死刑的条件[N].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5,21(6): 80-82. [12] 曲新久.我国死刑政策的制度分析[J].法学论坛,2004,19(21): 21-27.

[13] 卢建平,李山河.中国废除死刑的路径选择[N].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

15(87):45-55.

[14] James R. Patton,Denis W. Keyes.Death Penalty Issues Following Atkins[M]. Copyright

? 2006,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2006.

[15] Brooke Butler, Ph.D,Death Qualification and Prejudice: The Effect of Implicit Racism,

Sexism, and Homophobia on Capital Defendants’ Right to Due Process[M]. Behavioral Sciences and the Law Behav. Sci. Law 25: 857–867 (2007)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1、确定论文选题(2010年11月10日前)

2、完成资料收集和文献查阅(2010年11月30日前)

3、完成外文资料翻译与文献综述的写作(2010年12月30日前)

2

4、完成开题报告(2011年1月20日前) 5、完成论文初稿(2011年2月20日前)

6、完成论文的修改与定稿(2011年4月20日前)

7、组织毕业论文文案评阅、论文答辩(2011年5月8日前)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主要特点

研究该课题在国内外的有关成果,侧重对国内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归纳,然后得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与实际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

(二)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通过对前段时间国内外媒体报道的中国处死英国毒贩阿克毛的案件的分析研究,抓住当前我国死刑的现状,并结合国外死刑的发展史,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现状及历史的情况下得出我国死刑未来的发展前途。

3

死刑去留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死刑去留分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地不断发展,人权民主思想的不断宣扬,死刑这一古老的刑罚不断受到理论的冲击。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已有111个国家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了死刑。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废除死刑,我国的香港、澳门也已废除死刑。在发达国家中仍执行死刑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5ps9a4oj553973044s2xc786b4hd00yt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