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思品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课《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吃穿用哪里来》这课教学安排三课时完成,本节课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具体教学设计安排如下:首先,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分别请三位学生扮演吃穿用的“角色”,通过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接着,我紧紧围绕《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这一要求,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吃穿用各种物品的名称,并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同时加以分类(农产品和工业品),再给生活用品找“老家”。根据学生初步感知吃穿用物品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吃穿用的来源。教学采用看、读、说、找、写、编等多种形式,加深对吃穿用物品来之不易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最后,让学生欣赏“粒粒皆辛苦”的动漫,使本课的教学主题加以升华,提高教学的效果。整节课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效果。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使学生真正了解吃穿用哪里来,达到本课教学之目的。

整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实践活动去观察、认识吃穿用来之不易,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教材分析:

《吃穿用哪里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一个主题第一课时的内容。编者的意图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吃穿用哪里来,并真实地、客观地、综合地了解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使学生能从生活的角度,知道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小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 智慧。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研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基本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3.知道农、牧、渔、林的生产都是农业生产。

4.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了解家乡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增强对农作物生长及农业生产的时令性的真实感受。

5.初步感知生产过程,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考察和探究,知道工农业生产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体验劳动者的辛劳与智慧。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通过询问家长、网上查询等方式调查了解: 我们当地农村主要生产哪些农产品?

我们餐桌上的食品,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产的? 了解家乡的一种农作物,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季节收获?

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㈡初步感知,认识吃穿用物品 1.说一说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需要吃饭、穿衣,还要使用各种生活用品,你能说出认识的哪些吃、穿、用的物品吗? 2.全班展示交流

(1).请学生观察26、27页的五幅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列出用品的名称。 (2).请学生给生活、学习需要的物品分分类,帮它们找找“老家”。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领会各种物品的属性和类别。 4.学生看书,师小结板书

㈢调查了解,感受吃穿用来之不易 说一说家乡的农产品

1.教师依次出示28~29页的五幅图片,增加一幅林业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农业(种植业)、牧业(养殖业)、渔业(水产养殖)、林业(造林营林)都是农业生产。(教师可以补充讲讲副业)

2.引导学生着重了解种植业。种植业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利用29页苹果和柑橘的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农产品的种类会受自然条件影响。 3.激励学生为家乡的农产品打广告。设计广告词。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看幻灯片说一说水稻的生产过程 (五)布置作业

了解一下附近的工厂,看它们都在生产什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思品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吃穿用哪里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吃穿用哪里来》这课教学安排三课时完成,本节课完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具体教学设计安排如下:首先,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分别请三位学生扮演吃穿用的“角色”,通过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接着,我紧紧围绕《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这一要求,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吃穿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4c44i9mv44s0w0d4ij47hq70zb09011u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