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综合性学习练习 1.按照要求完成下面试题。
动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之宝,它是我们人类的朋友。a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一脉相连的。动物的大量毁灭对人类将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b造成生态严重不平恒 , 从而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c请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 保护动物,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吧!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a句在表述上不恰当,请把修改后的正确语句抄写下来。 (2)b句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改为________。
(3)朗读c句,其中的划线词若为重音,强调的是________。 【答案】 (1)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2)恒;衡
(3)句子强调的是行动的时间和人物
【解析】【分析】(1)用词不当。一脉相连:指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运用语境错误。应改为“息息相关”。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平衡”: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上相等。不要写成“平恒”,注意据义定形。
(3)在朗读中,为了准确地表达语意和思想感情,有时需要强调那些起重要作用的词或短语,被强调的这个词或短语通常叫重音。如读“请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一句,如果把“现在”当作重音来读,强调的是行动的时间。而如果把“我”当作重音来读,强调的是行动的人物。
故答案为:⑴ 它们的生衍死灭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⑵恒;衡
⑶ 句子强调的是行动的时间和人物
【点评】⑴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⑵ 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仔细体会形近字之间用法的差别,尤其是形声字的形旁,要求学生在平时多留心,以达到正确的书写。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句子,准确理解句子表达的语意和思想情感,准确把握词语。
2.下面是几个文学兴趣小组开展的读书、写作、创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创作】下面是根据《皇帝的新装》改编的课本剧片段,请将内容补写完整。
(注:①填人物语言;②填神态和人物心理活动。)
观众甲: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漂亮呀! 观众乙:看他的后裙多美丽呀! 小孩:①________!
观众甲:上帝哟!你听听这天真的声音,有个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观众乙:他确实是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皇帝:②________我一定要把这游行大典进行完毕。
(2)【活动二·书韵】请你从下面的篇目中向大家推荐一本你读过的好书。 书目:《繁星》 《春水》 《安徒生童话》 《西游记》 【答案】 (1)咦!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颤抖、故作傲慢
(2) 我推荐的书 推荐理由 《安徒生的童话》 在童话里一切都有了灵性,森林里住着挥舞魔棒的小天使,海底里沉睡着美人鱼,草原上生活着的百合姑娘……在童话的世界里可以让你想象的羽翼更加丰满。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体验人物心理和语言。《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很有寓意故事,成年人经过社会的磨砺或多或少都会有思维定势、习惯看法等等,而小孩则不同,因为他们大脑里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看到什么说什么,所以小孩看不到大人们所看到的所谓“新衣”,更不知道大人们说的利害关系,所以会不假思索地,大胆说出游行的皇帝光着身子的事实真相。皇帝听到小孩的话语,十分难堪,但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和面子,他强撑着完成了他的游行大典,完成这场闹剧。所以两处填写下面句子:①咦!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②颤抖、故作傲慢;
(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掌握。《繁星》《春水》的作者是冰心,体现的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故答案为:(1)①咦!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 ②颤抖、故作傲慢;
(2)我推荐的书:《安徒生的童话》;推荐理由:在童话里一切都有了灵性,森林里住着挥舞魔棒的小天使,海底里沉睡着美人鱼,草原上生活着的百合姑娘……在童话的世界里可以让你想象的羽翼更加丰满
【点评】(1)本题考查体验人物心理和语言。答题时应注意,答题时应注意,概括人物的相关情节,仔细分析流泪的原因,选择表达心情或感情的词语概括。因为小孩子单纯,天真,活泼,不懂得人情事故,无所顾忌。讽刺了那些说谎的人,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专制社会的腐朽。
。
(2)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准确说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小说人物做的事,对主要故事情节要熟悉,注意不能张冠李戴。对名著的主题、教育意义、影响等内容简明扼要归纳,也可以对经典情节和主要人物简单介绍。
3.古人的名字里隐藏着很多玄妙的秘密。
(1)孔子,字仲尼。根据孔子的字,你可以推测出孔子在兄弟中排行第________ (2)名字的梗也能与《论语》撞上,你说是不是很有缘?请从下面三位名人中选取一位,说说他的名字出自《论语》中的哪句话?
A.陈省身 B.任贤齐 C.苏有朋 【答案】 (1)二
(2)A;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B;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析】【分析】(1)古代兄弟之间依照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2)从“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以明确问题的答案,作答时要完整、准确。 故答案为:⑴二
⑵A;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B;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⑵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相应汉字。
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___①_____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____②___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1)加下划线字“瓢”的正确读音是( )。 A.piāo B.piáo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lì________ ②lìn sè ________ 【答案】 (1)B (2)莅;吝啬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瓢”指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应读piáo,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此题要注意“莅”的偏旁不要写错。“吝啬”指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书写时要认真。 故答案为:⑴ B; ⑵莅;吝啬。
【点评】⑴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5.按要求修改下面习作。
院子口的梧桐树
奶奶不曾没有上过一天学,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在我看来,她却满腹经纶,尤其是奶奶自编自创的那些童谣,一直流淌在我童年记忆的长河里。
夏日的燥热刚刚退去,月上中天,皎洁温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静与祥和。每晚睡觉前,院子口的那棵梧桐树下,年幼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抱中,奶奶一边用手拍着我,一边念叨着:
“娃娃乖,穿花鞋,花鞋哪?猫拉了,貓哪?上树啦。”
月光越来越淡,薄得几乎透明。奶奶一遍又一遍不知瘦倦念叨着,奶奶的童谣犹如一支催眠曲,伴我入眠,直到我酣然入睡……。
(1)第一段中有一个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 (2)最后一段有一处标点错误,修改意见:________。
(3)此标题不太恰当,请结合文意改写一个标题,并说说这样改写的理由。 【答案】 (1)删去“不曾”或者“没有” (2)删去“……”或“。” (3)标题:《奶奶的童谣》
理由:本文文意主要写奶奶在我童年时为我念童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奶奶的爱,院子口的梧桐树并不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与全文文意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改为《奶奶的童谣》更有利于表达感情。
【解析】【分析】(1)第一段第一句中“不曾”“没有”表达的是一个意思,都是没有的意思,属于病句里的词语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2)省略号后面不可以加句号,因为,省略号已经是标点符号了,再加就重复了。 (3)根据本文文意,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奶奶,从头到尾都在回忆童年时奶奶给“我”编歌谣,念歌谣的美好情景。所以《奶奶的歌谣》更符合文意。 故答案为:⑴删去“不曾”或者“没有” ⑵删去“……”或“。” ⑶标题:《奶奶的童谣》
理由:本文文意主要写奶奶在我童年时为我念童谣的美好回忆,表达对奶奶的爱,院子口的梧桐树并不是本文的主要描写对象,与全文文意也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改为《奶奶的童谣》更有利于表达感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生在平时要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修改的基本方法。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标题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所拟标题要概括文意,简洁、准确。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传(chéng)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家风中(yùn)藏着先人所恪守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pǔ)素的为人准则。良好家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昔,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diàn)。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传递、沿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éng
yùn
pǔ
diàn
传________ ________藏 ________素 积________ (2)上面的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 【答案】 (1)承;蕴;朴;淀 (2)昔;夕;沿;延
【解析】【分析】(1)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朴素:意思是质朴,无文采(衣着);俭朴,不奢侈(生活)。积淀:①长期积累沉淀(多指某种思想、文化、经验等);②积累沉淀形成的思想、文化、经验等。
(2)一朝一夕: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延续: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注意区分字形。
故答案为:⑴ 承 ; 蕴 ; 朴 ; 淀 ⑵ 昔 - 夕 ; 沿 - 延
【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