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政治(必修)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政治(必修)试卷 2014.10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3.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4.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学术界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从哲学上看,这一发现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5.右图漫画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决定存在 C.物质依赖于意识 D.意识是本原的 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意识第一性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9.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观点中与贝克莱的观点相一致的有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10.下列观点与漫画观点相一致的是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A.我思故我在 B.气者,理之依也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12.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这说明 A.物质是客观的,意识也是客观的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3.“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恩格斯的物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B.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C.物质就是各种物的总和 D.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4.2014年9月18日,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团队宣布了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寻找暗物质(反物质)的最新成果,在业已完成的观测中,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将人类对暗物质的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上述暗物质与哲学上的物质的关系是 高 考 资 源 网 A.前者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后者不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B.前者依赖于人的意识,后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C.后者是对前者的概括和总结,两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形态,两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15.“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共同之处是肯定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于物质 B.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C.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16.“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7.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 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 D.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 18.“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一首。诗的第三四两句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B.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不正确的

1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 A.特殊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客观性

20.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可见

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 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21.“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③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 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2.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

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③尊重客观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④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3.人们的一切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而支配行为的意识,是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外界其他因素作用于人脑的结果,上述材料中的意识

①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其内容来源于人脑

③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④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抽象思维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目前,美国科学家研究揭示人类创新思维的奥秘。人类的想象力来自于大脑区域网络的广泛链接,它们共同操纵思想、想象力和符号。这说明意识

A.是人脑的机能 B.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5.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A.主观意志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产物 C.人脑机能决定的 D.客观存在的反映

26.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各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D.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

27.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反对者则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 A.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B.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不同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28.“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为共筑中国梦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之源。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原因在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29.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人类的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0.“按图索骥”、“纸上谈兵”这两个成语从反面启示我们,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 A.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理论观点 C.从自己的良好愿望出发 D.重视个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政治(必修)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质量检测高二政治(必修)试卷2014.10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24t8okoy2i4cx3q5al1oirv327pb00pm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