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2009 年第 51 题 病理学 A 型题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增生的细胞是A. 内皮细胞B. 系膜细胞C. 脏层上皮细胞D. 壁层上皮细胞题目解析
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是指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组织学特征是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新月体形成,故又称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简称为急性肾炎,病变特点是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本题可参考《病理学》人卫 8 版教材 P267。 本题答案D 考点讲解
【2017 年大纲 病理学(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2.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本题的音频讲解点击这里哦
一、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1. 原因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大部分急进性肾炎由免疫机制引起。 2. I 型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性肾炎,特征性线性荧光,主要为 IgG 沉积,部分还有 C3 沉积。患者的抗 GBM 抗体与肺泡基膜
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肺出血,伴有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等肾炎症状,称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 3. II 型
免疫复合物性肾炎,颗粒状荧光,电镜检查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4. III 型
免疫反应缺乏行肾炎,无免疫荧光,无电子致密物沉积,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 二、病理变化 1. 肉眼观
双肾体积增大,色苍白,表面可有点状出血,切面见肾皮质增厚。 2. 光镜下
新月体形成。早期为细胞性新月体,之后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最终为纤维性新月体。 3. 新月体
主要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形成,可有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渗出是刺激新月体形成的重要原因。 4. 电镜下
几乎所有病例均可见肾小球基膜的缺损和断裂。 三、临床病理联系
1. 基本表现
血尿,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水肿。
2. Goodpasture 综合征的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咯血。 3. 新月体形成和球囊腔阻塞,患者迅速出现少尿、无尿和氮质血症等症状。 思考题
中性粒细胞渗出是否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发生的主要基础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