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地膜草莓种植技术培训
好技术是提高一种产品产量的前提,下面我问你介绍点大棚地膜草莓种植技术管理,希望你喜欢。
-1大棚地膜草莓栽培品种红颜性状
红颜草莓苗又称红颊,是日本静冈县用章姬与幸香杂交育成的早熟栽培品种良种。植株生长势旺,株型直立,植株较高(25厘米)。果实圆锥形,果实表面和内部均呈鲜红色,有光泽,果心红色,果形端正整齐,着色一致,畸形果少;单株平均单果重18.6克,最大果重36.4克。酸甜适口,香味浓,品质极佳。果实硬度适中,耐贮运性较好。休眠浅,打破休眠所需的5℃以下低温积累为120小时,促成栽培中不用赤霉素处理。该品种各花序发生的间隔时间短,连续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品种耐热耐湿和耐旱能力较弱,育苗困难,耐低温能力强,在冬季低温条件下连续结果性好;田间表现抗白粉病能力较\丰香\强,对灰霉病、炭疽病抗性较弱。适于保护地各种形式栽培。
1-2大棚地膜草莓的生物学性状 1、根系、
由不定根组成的须根系分布浅,集中分布在 500px土层内。 2、茎、
新茎:当年生短茎
根状茎:新茎上的叶片枯死、脱落后成为根状茎 葡萄茎:由新茎腋芽抽生而成的地上茎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3、叶、
叶片具有常绿性,寿命60~80天,叶龄30~35天光合效率最高。三出复叶,健壮叶数多,营养多,产量高。平均20℃,8天长出一新叶,2/5叶序
4、花与果实、
完全花,能自花结实。多歧聚伞花序,每花序7~15朵小花。果实由花托发育而成的聚合果。同一花序中以花期最早,花托大的果实最大,随花序级次增高逐渐变小。
5、花芽分化、一般在9下旬~10月上旬,以日照8~9h,日平均温度14~17℃最适宜。花芽分化开始后9~16天能形成花芽。 1-3大棚地膜草莓的栽培性状 1-3-1成花与休眠
草莓生育周期分为:发芽期、休眠期、现蕾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收获期。
随着人们对草莓花芽分化生理生态认识的不断加深,已通过综合控制温度、光照、植株营养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种生长条件,实现了草莓花芽分化的人工调节,形成了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超促成栽培、抑制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
草莓多数品种从 10 月下旬左右开始逐渐进入休眠状态,而一般腋花芽分化也在此时开始。低温(14-17℃)、短日照(8-9 小时)更适宜花芽分化,白天气温在 26-27℃左右,夜间温夜间保持12-13℃,更利于花芽分化。适时保温:适时盖膜是草莓(半)促成栽培中的关健技术,此时夜间温度降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到了5~8℃,日平均气温为15℃左右。 1-3-2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是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复杂的诱导、启动、分化和形态建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内外因子的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下完成。外部因子如温度、光照、光周期和光质量,以及内在因子如营养与水分、植物激素、种苗质量和育苗方法等对草莓花芽分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了促进草莓花芽分化的各项技术措施。 1-4怎样使大棚草莓优质 1-4-1选择适宜品种
棚栽草莓要选用在冬季和早春低温条件下开花多,自花授粉能力强,耐低温,黑心花少,果型大而整齐,畸形果少,果实风味佳的品种。 1-4-2采用脱毒壮苗
草莓因病毒侵染引起品种退化,是导致品质变劣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通过建立无病苗繁殖基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生产上繁殖草莓苗时,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优良植株作为繁殖母株,并经常选优汰劣,使种性得以保持和提高。 1-4-3适期定植扣棚
定植和扣棚过早,容易造成生长过旺,结果少,果实发育慢,病害严重。反之,则结果迟,影响早期产量和品质。一般在草莓花芽分化后尽早定植,我国南方在9月下旬前后定植,北方要适当提前。扣棚要在草莓通过休眠、满足对低温要求后进行。既不能使草莓进入休眠状态,又不影响腋花芽分化,两者兼顾的时间为保温适期。一般年份,北方保温适期在 10 月中旬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至下旬,南方为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此段时间夜间温度降到了 5~8℃,日平均气温为 15℃左右。 1-4-4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必须在大棚内套中棚再加小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但出现32℃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果实发育肥大期,应及时灌水,此时需水量最多;当果实接近成熟时又要适当控水。浇水温度在 15-20℃,一般采用膜下暗灌。采用滴灌、微灌效果更好。
温度管理草莓生长发育对温度总的要求是前期高一些,后期一低些。 1-4-4--1保温开始初期,为防止植株进入休眠矮化状态,促进花芽的发育,白天温度为 28℃,最高不超过 30℃,超过 30℃要放风,夜间温度为 12℃~15℃,最低不能低于 8℃。
1-4-4--2现蕾期要求白天温度为 25~28℃,夜间温度为 10℃,夜温过高,超过 13℃就会导致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 这个时期的温度既要有利于第一花序的发育, 也要有利于腋花芽 (第二花序)的分化。 1-4-4--3开花期白天适宜温度要求在 23~25℃,夜间 8~10℃,这样有利于开花,也有利于开花后的授粉受精。
1-4-4--4果实膨大期,为了促进果实膨大,减少小果率,白天温度应保持在 20~25℃。夜间 6~8℃为宜。
1-4-4--5采果期,白天温度应保持在 20~23℃,夜间 5~7℃即可。室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温的高低要通过揭盖草莓棚腰裙和扒开放风口的大小来调节。 1-4-5合理施肥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定植到收获始期以及到收获盛期时肥料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 1/3 和 2/3。促成栽培保温以后是施肥的重要时期,追肥至少要进行 6—8 次,即定植后、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开始采收期、盛收期, 收后植株恢复期及腋花序果开始采收期等等。
1-4-5-1追肥原则是: 轻施苗肥, 稳施现蕾肥, 重施膨果肥,勤施采果肥,巧施复壮肥,勤施腋果肥。
①轻施苗肥:缓苗后 10 天左右,冲施冲施肥 5~10 公斤/亩 1-2 次,同时可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和中微量营养元素灌根,提高地温和土壤的缓冲性,促进根系生长,防治畸形果。
②稳施花蕾肥:草莓花蕾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每亩追施冲施肥5~10公斤 2-3 次,喷施 2-3 次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和中微量营养元素,提高受粉率、保花保果。
③重施膨果肥:第一花序的顶果达到拇指大小时, 冲施冲施肥 5~10 公斤/亩 2-3 次,同时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及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 2-3 次,减少落果、畸形果、空洞果的发生,防治缺素病害。采用滴灌的方式浇水,使7~200px 以上土层呈湿润状态。
④勤施采果肥: 当第一花序草莓开始采摘后,同一花序上的其他果实逐渐膨大时,冲施冲施肥 5~
第 页码 页 / 总页数 总页数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