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罗婷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8年第12期
摘 要:近年来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高中地理教学不仅关注对知识的有效传递,更加重视学生地理素养、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此,教师要能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制订出高效可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吸收课堂知识,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依据实际情况,制订出科学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 一、吃透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的灵魂所在,明确的目标使地理课堂更具主题性,在目标的指引下,教师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如何教,当教师对这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时,面对学生才会充满自信,面对教学才会更有方向感。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吃透教材内容,把握好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目标,当学生们清楚自己该学什么时,听课效率就会更高。
以高中必修一教材中“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为例,教师要提前制订出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列举说明地域存在的差异现象;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并能够分析其主导因素;逐步提高读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并使其逐渐形成正确的环境观。有效目标的设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贯彻对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树立人地协调观念,提升区域认知能力和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等。
二、创设情境,营造轻松教学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动力更加充足,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反之,如果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学生对于课堂所教授的内容丝毫不感兴趣,学生们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上,无法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无法和教师形成良好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