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广州荔枝湾的兴衰浅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广州荔枝湾的兴衰浅析

作者:麦丽莎

来源:《广东园林》 2011年第4期

麦丽莎

(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 广州 510170)

摘要:广州荔枝湾拥有2000 多年历史,曾以水网、野趣、荔枝、风情等要素而备受青睐,后因城市化发展而逐渐没落,直至2010 年综合整治后重新复兴。文章对荔枝湾的辉煌、没落

及复兴三段历程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其兴衰规律,并探讨荔枝湾景区后续发展振兴的思路。

关键词:荔枝湾;历史;规律;发展;广州;岭南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1)04-0020-03

收稿日期:2011-04-19

2011 年,经过专家和市民的层层评选,“羊城新八景”最终揭晓,“荔湾胜境”榜上有名。“荔湾胜境”指的是以荔枝湾涌为核心景点向外辐射的西关老城区。广州荔枝湾已有2000 多年历史,“荔湾渔唱”曾入选明代羊城八景,但随后的历次羊城八景评选都与荔枝湾无缘,直到2010 年亚运前,沉寂多时的荔枝湾才华丽变身,再次成为羊城美景的杰出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荔湾胜境”的兴衰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探求其中沉浮原因,提出后续发展的思路。

1 历史的辉煌

荔枝湾有2000 多年历史[1],其故址可远溯到西汉时期,文献记载公元前二百年间,陆贾南下在广州城西筑城,当时城郊已有荔枝湾。唐朝期间,此处建有“荔园”[2]。至唐末,南汉皇刘在此建离宫“昌华苑”,每当荔枝成熟时便在宫苑里开“红云宴”(荔枝宴)[1]。明代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渔唱”就是指渔民清早出江捕鱼、黄昏归舟、渔歌互答的诗情画意。晚清时期广州豪商潘仕成发迹后在荔枝湾之西建成气势恢宏的私家园林——“海山仙馆”,按《广州城坊志》所载,“海山仙馆,在荔枝湾,广袤十数里,水木明瑟,红蕖万柄,其宏规巨构,独揽楼台水石之胜” [3]。馆内有一楹联:“海上有三山,风景依然,玉箫何处?岭南第一景,黄梅时节,红荔湾头。” [1],可见当时文人雅士对荔枝湾的高度评价。后潘族家道中落,“海山仙馆”拆分为刘园、彭园、凌园、荔香园等私家园林。上世纪30 年代,人们乘坐游艇游荔枝湾涌,沿途荷香数里、小桥流水、波光潋滟、游艇如鲫,荔枝、河鲜和艇仔粥的叫卖声、管弦声、咸水歌声、嬉笑声交织一起,构成别有情趣的岭南水乡风情画。1960 年广州调整行政区域时,荔枝湾所在的西区因此得名为荔湾区。

可见,荔枝湾纵横水网、郊野风光、园林庭苑、两岸荔林、市井风情等要素构成了醉人的画卷,一直受到青睐、为人称道,尤其明清时期,更是盛极一时。

2 荔枝湾没落

近代,受战乱影响,曾经风光无限的私家园林逐渐没落,日渐荒芜或改建为普通民宅,仅少数幸运留存。后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荔枝湾的河溪两岸逐渐成为菜农、贫民聚居之地,并衍变成泮塘首约至五约、荔溪东约、南约等若干村落[1]。

20 世纪20 年代,荔枝湾尚有荔枝林,但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仍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原因包括:第一,城市化发展使城乡用地越来越紧张,居民砍掉了不少荔枝树辟地建屋。第二,荔枝每年只收获一次,收益不及蔬菜,农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断开辟菜畦藕塘,砍伐遮障阳光影响蔬菜生长的荔枝树。第三,上世纪40 年代中期,荔枝湾河畔建了泰盛染厂、健康化工厂等工业污染源,使留存的荔枝树不能开花结果[1]。20 世纪70 至80 年代,随着民宅和厂房的增加,荔枝湾涌因生活和工业污水汇集变成臭涌,成为荔枝湾没落的致命原因。政府无奈将其覆盖,使其成为市政次干道,命名“荔枝湾路”,至此,荔枝湾成了老城区中一处并不起眼且有名无实的“虚拟”地名。

20 世纪90 年代,保留下来的私家庭苑如梁家祠、文昌塔、小画舫斋、蒋光鼐故居等,虽然已列入文物保护范围,但被破旧的民宅包围,始终难成气候。陈廉仲公馆是其中保护和开发最好的一处,辟为荔湾博物馆,成为广东省首家区级博物馆,但因孤掌难鸣而门庭冷落。荔枝湾路两侧建设了一些临时建筑,大多经营古玩字画,名若“西关古玩城”,但由于缺乏人气,沿线经营冷淡。

3 荔枝湾复兴

2010 年,沉寂多年的荔枝湾迎来了命运的大转折,通过一次全方位的大整治实现华丽蝶变,再次成为广州的标志性景区。综合整治工程包括了以下几项重要措施:

3.1 揭盖复涌

揭盖复涌就是把“荔枝湾路”取消,将渠箱板打掉,恢复743 m 的历史河涌水道,通过截污、建堤、清淤、调水、补水,建立涌水循环系统,重现“一湾溪水绿”美景和童谣中的记忆。

城市化过程的不合理取舍,让大多河涌被填埋或暗渠化,类似情况在中心城区比比皆是。作为广州最具风情的旧城区域,荔枝湾已不仅限于地理特征的载体,更多是人文文化的载体。没有河涌,一切都是空谈。揭盖复涌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将原来的交通干道转变为步行景区,这种转变在景区积聚人气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以前“荔枝湾路”沿线人文景点虽多,但川流不息的车辆对游览造成很大干扰,严重制约了“荔枝湾路”人气的集聚。路改涌后,荔枝湾两岸成为步行游览景区,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3.2 连片打造

历史上的荔枝湾郊野风光令人陶醉,其广袤的范围包含现在的荔湾湖公园所在地。荔湾湖公园位于荔枝湾涌旁,建于1958 年,当时正是利用沿涌两侧的沼泽湿地开挖湖面而建成。出于管理需要及以票养园等原因,建成后的公园一直设有围墙,割裂了涌和湖的联系,使原属荔枝湾的两部分却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此次荔枝湾整治以更宏观的视野统筹全局,彻底将公园围墙拆除,使占地28 hm2的公园成为荔枝湾景区的一部分,从而扩大了景区范围,丰富了地貌景观,使当年荔枝湾的郊野风光再现。

此外,荔枝湾涌周边有众多人文景点,如文昌塔、陈廉伯公馆、荔湾博物馆、蒋光鼐故居等,具有一定的旅游观光价值。但整治前的这些景点都各自为政、互无关联,无法打造规模效应,本次整治一并将各景点围墙拆除,使各景点完全融入景区,将荔枝湾作为一个整体品牌,打造出更大气魄的人文景观带。

3.3 清理抽疏

自唐代起,众多私家园林庭苑选址于风光秀丽的荔枝湾,包括唐荔园、昌华苑、海山仙馆、云津苑、小画舫斋等一众名园。到了近代,广州城区逐渐扩大,无序的城市化令荔枝湾两岸变成拥挤的民宅区,而幸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名园也被破旧的民宅建筑包围淹没。荔枝湾整治采用尽量扩大红线范围的方法,将两岸涌边10~50 m 范围内建筑征用或置换,对有保留价值的加以整饰或改造,无保留价值的一律拆除。据统计,整治共拆建筑面积2.6 hm2,腾出空地用于建设绿地或小广场。这样一来,景观不佳的破旧建筑去掉了,有价值的建筑、名园展露出来了,原本只有横街窄巷的居民区也变身为疏密有致的景区休闲空间,一举三得。

3.4 人文再现

具有2000 多年历史的荔枝湾文化底蕴深厚,很多诗赋、歌谣传颂至今,关键是如何发掘利用。荔枝湾整治实行了软硬兼施,采取了一系列文化复兴的措施,具体包括:在荔枝湾涌上增加了复古游船,配以专业导游随船边游边介绍荔枝湾的往昔;将位于涌边的原荔湾湖公园南门牌楼改为粤曲大舞台,由粤曲社团每日免费公演,使过往游客都可感受浓浓的岭南文化氛围;结合传统节日举办系列民俗文化节,如拜文昌塔、放孔明灯、龙舟表演、民俗巡游等。荔枝湾通过人文打造,将悠久的历史与市民游客的距离拉近。

3.5 夜景增色

整治后的荔枝湾增加了光亮工程,使景区的游览时间大幅延长,而且夜色中的荔枝湾别有一番风情,丰富了景区的可游赏性。广州城区大部分光亮工程以体现城市现代夜景为主,反映一涌两岸、小桥流水、岭南建筑等传统老城区夜景的为数不多,而能为人称道的更是凤毛麟角,荔枝湾的夜景很好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整治后的荔枝湾每晚都有大量市民游客专程去观赏夜景,其中不乏对夜景要求苛严的摄影爱好者。

4 提升的空间

荔枝湾整治历时两年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华丽蝶变,让人刮目相看,已实属不易。但由于时间仓促,在不少方面都未能尽善尽美。

4.1 扩大景区规模

亚运前的荔枝湾整治范围约10 hm2(未含荔湾湖公园面积),主要包括:荔枝湾河涌景观带、车行桥、景观桥,岭南博物馆组群(蒋光鼐故居、荔湾博物馆、小画舫斋)、陈廉伯公馆、何香凝艺术中心、西关大屋区、文塔广场等。整治后景区内景点密集、种类丰富,有很高游赏性,但恢复的荔枝湾古航道只有743 m 长,如果不计算景点游赏的逗留时间,15 min即可沿涌步行贯穿整个景区了,显然规模不足,与历史上广袤的荔枝湾比较更是相形见拙。

荔湾老城历史上河网丰富,亚运前实施整治的荔枝湾涌只是古荔枝湾水系中的一小段,仍然大有空间可拓展,通过向上下游延长水系、向涌两侧扩大范围等办法来扩大景区规模,是景区发展的必然之路。

4.2 调整造园风格

亚运前荔枝湾整治建设工程整体采用岭南园林的造园风格——布局规整,细部讲究。但这种风格却与历史上荔枝湾的原生态郊野风情有很大出入。主要表现有:两岸标高与水位标高的高差过大、过渡突然,亲水体验不足;河涌堤岸过于规整,显得呆板;景区绿化率偏低,建筑及铺砌所占比率过高。

广州荔枝湾的兴衰浅析

广州荔枝湾的兴衰浅析作者:麦丽莎来源:《广东园林》2011年第4期麦丽莎(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广州510170)摘要:广州荔枝湾拥有2000多年历史,曾以水网、野趣、荔枝、风情等要素而备受青睐,后因城市化发展而逐渐没落,直至2010年综合整治后重新复兴。文章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tde0jaba4uc568cqjj1x2cx44ea901a9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