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1、柏拉图的文艺理论分为“理式论摹仿说”“文艺的社会功用说”和“灵感说”三个部分。
①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理式”——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理式由神创造,这个精神的理式世界创造了现实世界,现实是和天上的理式世界相对应的。;“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
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自然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把画家叫做“摹仿者”或者“影像制造者”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和理论价值: a、首先,理式论摹仿说,从本体论再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
b、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见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共性方面分的要求。
②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A、 理想国的建设和文学艺术:《理想国》——柏拉图所设想的建立和治理公家的政治纲领,按照理式世界设计的人间理想国家的蓝图。(人的灵魂——理智、意志和情欲,意志和情欲应该受到理智的制约。)
B、 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
第一条:摹仿的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
第二条: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
第三条: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的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
C、 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和政治第一的文艺标准 ③灵感说:
A、 灵感的基本含义(热情的磅礴):柏拉图式古希腊早期“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把“灵感”集中运用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一个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在于它是否能获得灵感。
B、 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柏拉图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
首先,柏拉图对灵感的源泉的解释主要是“神灵附体” 第二,灵感的表现是迷狂
第三,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阵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C、 灵感说显示出柏拉图理论的矛盾及其价值
首先,柏拉图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是灵感的产物。
其次,柏拉图看出了文艺创作和技艺制作的区别 再次,柏拉图在论事灵感获得的过程中,强调灵感是人的不朽灵魂“见到尘世的美”而回忆起“上界真正的美”,实际上揭示出艺术创造离不开现实美的触发,但又不停留在对现实美的摹写上。
2、柏拉图学说的意义和影响
柏拉图对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实践和理论做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系统见解,他在阐释理式论摹仿说、文艺社会功用说以及灵感说的过程中,又揭示了文学艺术的一些本质特征和规律,包含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萌芽。柏拉图对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特别是对中世界神学文艺理论、浪漫主义理论和一些现代派理论影响很大。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1、 内容: ① 文艺本质论:
A、 文艺是人的行动的摹仿 B、 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 C、 文艺求其相似而又比原物更美 ② 悲剧理论
A、 悲剧的含义:悲剧是一个对于严肃的、完整的、
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是媒介的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局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B、 悲剧情节和人物性格:悲剧的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形象和歌曲。情节重于性格(悲剧摹坊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有悲剧的目的决定的);人物的品质由“性格”决定(性格必须善良;性格必须和一般人相似;性格必须合适;性格必须一致)
C、 悲剧的布局——悲剧的情节安排或时间安排(情节的整一性;有一定的长度;必须有“突转”和“发现”)
D、 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
E、 悲剧的社会作用——“卡塔西斯说(陶冶)” 2、 意义和影响
亚里斯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是古希腊灿烂的艺术实践活动的总结。在这部著作中,亚里斯多批判的希腊早期的和柏拉图的摹仿说,并把它发展为具有一些辩证因素和唯物主义倾向的摹仿说,为现实主义典型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批判了柏拉图的非理性神秘义创作论和对艺术社会作用的否定论,提出了自己的天才理论和文艺社会功用说以及
“整一”美学原则。但就总体而言,它还是静观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它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达到审美观照的形式原则,见不到文艺和它所反映的历史生活的关系以及对文艺发展变化的考察。
二、 罗马古典主义: 贺拉斯的《诗艺》(提出什么原则) ① 古典主义原则——古典主义的奠基者
② 理性主义倾向(诗是天才的创造,天才是天资加训练的结果)
③ 艺术创作的“合式”原则(人物性格要和年龄相符,再现古代作品中的人物,要描写人们熟知的性格特征;人物语言要符合个人的身份和遭遇;结构要虚实参差、毫无破绽,并要着眼于整体效果;高贵的内容和优雅的形式)
④ 诗的社会作用(阐述了文艺对早期人类社会的作用,认为诗歌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教师) 朗加纳斯的《论崇高》
① 崇高作品的特征(含义)——伟大、雄伟、雄浑、壮丽、庄严、高远、遒劲
A、 崇高的作品给人的感受,不是一般的愉悦,不是被说服,而是惊叹、狂喜。它使听众和读者产生一种情感激荡、精神激奋的心理状态。
B、 崇高的作品不容读者的判断就被读者接受。崇高
西方文艺理论史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