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12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模拟试题
地 理 科
说明:
本试题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答第一卷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答第二卷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第一卷 选择题(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涂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能答在试题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4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图1“太阳光照图”,回答1-2题。 1.图示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日( )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秋分日 2.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刻B地地方时7时
B.这一天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达到一年中最大 C.这一天地球公转的速度较快 D.A和C地太阳刚刚下山 3.2011年第17号台风“纳沙”对我省造成严重的
图1“太阳光照图”
影响,能正确表示“纳沙”水平气流状况的是图2中的( )
4.下列关于水资源节流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B.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C.海水淡化,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进一步加强
5.有关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外力作用下,背斜常形成谷地 B.背斜常形成自流盆地
C.在内力作用下,向斜常形成山岭 D.向斜谷地常形成裂谷、陡崖
6.某学生利用暑假乘车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观光旅游,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最主要体现了(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图3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完成7-8题。
图3
7.关于图中a、b、c三条曲线判断正确的是( )
A. a表示的是死亡率 B. b表示的是出生率 C. b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D. c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 8. 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2027年左右 B. 2015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
C. 2015年之后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大,死亡率开始回升
D. 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图4),回答9—10题。
9.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10.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 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图4
11.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发展立体农业,造成这种农业模式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市场 12.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的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品相同 B.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只与自然因素有关
C.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结果
D.农业地域类型基本不变,具有稳定性
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 图5), 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回答13题
图5
13.与图示区位条件相匹配的工厂是( )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B.②----计算机装配厂 C.③----甘蔗制糖厂 D.④----采矿厂
14.海南省富岛化肥厂选址在东方市境內沿海地区,其工业区位最主要倾向于: A.优美的地理环境 B.便利的水运 C.优惠的特区政策 D.靠近天然气源地
15.目前传统工业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 ) ①原料和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②运输量大的问题 ③污染严重的问题 ④布局分散的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关于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