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个你必须知道的医学常识
1. 正常心率:每分钟 75次
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下,
心率平均为每分钟 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 60-100次。成人安静时心率超过 100
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 60次/分钟者,为心动过缓。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因素而变化,比如 体温每升高1C,心率可加快12-20次/分钟,女性心率比男性心率稍快,运动员的心率较慢。
2. 正常体温:36.3 C -37.2 C (口测法)
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 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
口测法(舌下含5分钟)正常值为36.3 C -37.2 C;
腋测法(腋下夹紧 5分钟)为36C -37 C;肛测法(表头涂润滑剂,插入肛门 在一昼夜中,人体体温呈周期性波动,一般清晨
5分钟)为36.5 C -37.7 C。
2-6时最低,下午13-18时最高,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
1C。只要体温不超过 37.3 C,就算正常。
3. 血红蛋白(HbB):成年男性(120-160克/升),成年女性(110-150克/ 升)
临床上以血红蛋白值佐为判断贫血的依据。
正常成人血红蛋白值 90-110克/升属轻度贫血;60-90克/升属
中度贫血;30-60克/升属重度贫血;白细胞计数( WBC: 4-10* (10的9次方)个/升
4. 白细胞计数大于10* (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增多,小于10* (10的9次方)个/升称白细胞减少。 一般地说,急
性细菌感染或炎症时,白细胞可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会降低。感冒、发热可由病毒感 染引起,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为明确病因,指导临床用药,医生通常会让你去查一个血常规。
5. 血小板计数(PLT): 100-300* (10的9次方)个/升
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当血小板数减少到
50* (10的9次方)个/升以下时,特别是低至 30*
(10的9次方)个/升时,就有可能导致出血,皮肤上可出现瘀点瘀斑。血小板不低皮肤上也常出现“乌
青块”者不必过分紧张,因为除了血小板因素外,血管壁因素,凝血因素,以及一些生理性因素都会导致 “乌青块”的发生,可去血液科就诊,明确原因。
6. 尿量:1000-2000毫升/24小时
24小时尿量>2500毫升为多尿。生理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 症,肾小管疾病
等。
7. 24小时尿量夜尿量:500毫升
夜尿指晚8时至次日晨8时的总尿量,一般为 500毫升,排尿2-3次。若夜尿量超过白天尿量,且排尿次 数明显增多,成为夜尿增多。生理性夜尿增多与睡前饮水过多有关;病理性夜尿增多常为肾脏浓缩功能受 损的表现,是肾功能减退的早期信号。除肾功能减退以外,夜尿增多还可能是男性前列腺增生、老年女性 子宫脱垂、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精神紧张等原因所致。
8. 尿红细胞数(RBC正常值:0-3个/高倍视野
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血尿。
9. 尿红细胞尿白细胞计数( WBC正常值:5个/高倍视野,称为镜下脓尿。
尿中若有大量白细胞,多为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或尿道感染。
10. 精子存活时间:72小时。卵子存活时间:24小时。
安全期避孕遭遇安全期不安全的麻烦,除了把排卵期搞错以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由于精子 在女性体内可存活 3天之久,因此即使当天不是排卵日,只要处于受孕期(排卵前 精品文档
4天至排卵后2天),
精品文档 女性依然很有可能受孕。
11. 两大血型系统: ABO和Rh
ABO血型系统将血液分为 4型:A型、B型、AB型和0型。Rh血型系统将血型分为两型: Rh阳性型和 Rh 阴性型。在白
种人中,85%为Rh阳性血型,15%为Rh阴性血型。在我国,99%勺人属Rh阳性血型,Rh阴性 属于稀有血型。
A-A: A O ; A-B : A、B O AB ; A-AB : A、B AB ; A-0 : A O B-B: B O ; B-AB: A B、AB ; B-O: B、O ; O-AB: A、B
O-O: O ; AB-AB: A B、AB双方若有一人为 AB型,宝宝就不可能是 O型。双方若都是 O型,则宝宝只 能是O型。 12. 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18.5-23.9属正常 13. 体重指数最佳减肥速度:每月减重
1-2千克
减肥过快、过猛会导致体重反弹、厌食症、贫血、营养不良、
体重超标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
月经不调、脱发、记忆力减退、骨质舒松等不良反应。
14. 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为腹型肥胖
腰围是判断腹部脂肪蓄积,
几腹型肥胖(也称为“苹果型肥胖”)
的指标。腹型肥胖目前被认为是冠心病、
代谢综合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体重指数尚未达到肥胖程度,但腰围已超标,说明你属于腹型肥胖。腹 型肥胖比全身肥胖的人更危险,更容易受冠心病、糖尿病的“青睐”。
15. 肥胖信号:一个月增重 1.5千克
在体重刚开始往上“长”的时候就及时发现,并采取减肥措施,往往能收到显著效果。出现下列情况,常 提示有体重增加趋势:稍稍运动就喘不过气来,有疲倦无力感,动不动就汗流浃背,出现下背,髋部及膝 关节疼痛。
16. 血压值:正常时,收缩压收缩压
柱,可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
<140毫米汞柱,舒张压 <90毫米汞柱
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 90毫米汞
在安静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测量血压,至少三次发现收缩压
140毫米汞柱,但舒张压 <90毫米汞柱,称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30/80毫米汞柱以下
>7.0毫摩/升,和(或)餐后 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有糖尿病肾病者,最好将血压控制在
17. 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
如果符合上述标准,则已是糖尿病患者,应当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治疗,千万不要因为糖尿病“没什么 感觉”而拒绝治疗。血糖如果不好好控制,全身各器官都会受累。
18. 糖尿病排除标准:空腹血糖 <6.1毫摩/升,和(或)餐后 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19. 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6.1毫摩/升 <空腹血糖<7.0毫摩/升,和(或)7.8毫摩/升 <餐后2小时血糖 <11.1毫摩/升
如果你的血糖值高于正常,但还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明你正处于糖尿病前期此时如果还不提高警 惕,不积极干预,很快就会发展为糖尿病
20. 糖尿病预警信号:空腹血糖 >5.6毫摩/升
当空腹血糖超过该标准时,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缺血性心脏病等心血管事件及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空腹血糖>5.6毫摩/升者应尽快去医院查一次糖耐量试验( 尿病早期或糖耐量受损阶段,空腹血糖可完全正常。
OGTT,以确定是否有餐后血糖升高因为在糖
21.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 6.5 %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能反映采血前 反映血糖控制好坏最有效最可靠的指标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
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目前 7.0 %作为治疗达标的标准之一,老
年人可略放宽标准(7.0 %?7.5 %),中青年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6.5 %或更低。 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可减少 也应尽可能将糖化血红蛋白降至接近正常。
20%。因此,即使是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的糖尿病患者,
22. 骨密度最高期:30-40岁
每个人一生中骨密度最高(骨峰值)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响,骨峰值有高有低。男性一般从
30-40岁,受出生后营养、发育和遗传等因素的影
40岁开始,女性一般从 35岁开始,骨峰值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后 5
年内,男性在70岁以后,骨量丢失最快。骨峰值高的人,其骨内含钙量高,年老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程 度较轻、时间较晚。因此,40岁之前的人应该把握机会,保证每天足够的营养和钙的摄入,并积极参加体 育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骨峰值。
23. 每人每日用油25克为宜
烹调时最好用植物油,以为植物油含对心脏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由于油的热量比较高,因此用量不 宜过多,否则热量过剩,也会转化为体内脂肪,让人变胖。
24. 每天食盐量不宜超过 6克
盐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口味较重的人应特别注意。每天的食盐量还应包括酱油、腌菜、咸蛋等 中的含盐量。
25. 每天吃蔬菜400-500克
每天实用的蔬菜一半以上应为有色蔬菜,如绿叶蔬菜、红黄色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 热量又很低。
26. 每日摄入钙:健康成人 600-800毫克
600-800毫克/天,孕妇1200毫克/天,乳母2000毫克/天。乳及乳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钙供给量:成人
制品含钙丰富,吸收率高。水产品中,虾皮、海带,豆制品含钙较多。为促进钙的吸收,应适当补充维生 素D并多晒太阳。
27. 每天饮水1500毫升以上
饮水量包括每天摄入的茶水、汤、水果等食物的总含水量。饮水的方式很有讲究,口不渴也要饮水,不要 一次大量饮水,应饮白开水或清茶,不要用含糖饮料代替水等。
28. 中风康复最佳时机:脑梗死后 3天,脑出血后5-7天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药物对偏瘫具有决定性的康复作用,唯有康复训练才是改善卒中病人功能 障碍的有效方法对卒中偏瘫病人而言,康复训练的效果远胜于用药,康复训练进行得越早越科学越完善, 康复的机会就越大
29. 丙氨酰转氨酶(GPT或 ALT)正常值<40单位/升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