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第二语言习得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传统的只注重语言行为和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转到对语言的内在机制或语言本源的探讨,为我们深入理解二语学习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五、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

代表文章:《个体差异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孙广治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移入与外语教学》 仓兰菊 《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王琦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 刘昕 《 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社会因素与外语教学》 桂永霞 《语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吴春红 《情感因素与课堂教学》 谭颖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 夏洋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分析》 刘慧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郭翠

在学习第二外语的时候,学习者不可避免地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目标语与母语差距太大或学习者在年龄上已超过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又或者他们缺乏学习目标语的环境,那么他们就很难真正,全面地掌握目标语。同时,学习者的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对第二外语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当外语教师教授一门外语的时候,他们总会发现在一个班的学生里,起始点大致都是一样的,但一

13

段时间后语言能力的提高却是千差万别的。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近几年一直是语言学者们热烈探讨的论题之一。

根据对选取的诸多文章进行总结,可以大体上把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分为五类:语言因素、学习者个体因素、学习者外部因素、认知因素、迁移因素。下面一一进行归纳与阐释:

1.语言因素,包括目标语的语言复杂性和母语与目标语的相似性等。目标语的难易不一对学习者的情绪影响,至于目标语复杂度使学习者产生焦虑还是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尚不确定,但对学习者产生较大影响是毫无疑问的,这种与二语习得的语言相似性还反映在下文即将提到的迁移中。

2.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年龄、学能、性别、和情感如动机、态度、性格、焦虑、抑制和移情等。Skehan 认为曾认为影响二语习得的最重要的个体差异因素就是语言学能,性别也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极少。由于与男生相比女生更侧重感情思维,比较有耐心,在语言习得上有优势。关于学习者情感的研究向来很多,从未停止过。本文选取的代表文章《情感因素与课堂教学》、《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等都对二语习得中的情感因素做了详尽阐述。在刘昕的《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情感因素与外语教学》一文中指出,以往对焦虑研究多数得出结论是:焦虑与语言习得呈负相关,焦虑少习得多,焦虑多习得少。实际上,焦虑分为正焦虑和负焦虑两种,适度焦虑是有助于语言学习的。但目前国内外实证研究证明,焦虑与外语学习的关系呈倒 U 型曲线,也就是说焦虑

14

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二语习得,只有在适度焦虑下,二语习得的效果才最佳。在文中他还提到,抑制和自尊的密切关系,学习者出于自尊原因害怕犯错被嘲笑而不愿开口进行交际,在语言学习中出于被动状态,这势必是二语习得中的不利因素。在谭颖的《情感因素与课堂教学》中提到移情这一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移情也称共情,实际上就是在语言交际中能够换位思考,在二语习得中能够从目标语的角度理解语言文化等,能够减少二语习得的一些障碍。

3.学习者外部因素,包括学习过程因素如教学方法和课堂等和环境因素如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此外还包括语境等,这在选取的代表性文章中都有所体现。此外,教师有责任给学生提供交际情境、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的自由表达、交流自己的意念思想。吴春红教授在《语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中提到,语境与语言知识的结合是二语习得的前提条件,学不好外语的根本原因是学习者目标语语境的缺失。与母语习得者相比,二语习得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语境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目标语输入和输出的机会与母语相比都是微乎其微的。 4.认知因素,包括认知风格、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认知主要是指学习者主体运用各种认知策略对客观因素进行处理加工的过程,二语习得中的因素同时涉及了学习者个体因素和受环境影响的其他客观因素。在王琦的《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文中提到,认知风格有许多种类,例如场独立和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整体性和分析性等。这些不同的认知风格类型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表现为对环境的依赖或者独立,是否踊跃用二语进行交流等方面。认知策略包

15

括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把握所有这些学习者的认知风格类型和认知策略都对二语习得有重要作用。

5.语言迁移,美国语言学家 Odlin 在其 1989年出版的《语言迁移: 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中是这样解释: 迁移是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 和可能尚未完全习得) 的语言之间的共性或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语言迁移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1.迁移和负向迁移;2.迁移和语内迁移;3.迁移和学习迁移。正向迁移指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或相近形式时出现的有利于习得的迁移。例如,学习英语前,学生就知道汉语中的咖啡和可口可乐为何物,因此,学生很容易记住对应的英语单词cafe、coca-cola的读音和词义,因为它们的发音非常相似,而且不容易读错和写错。负向迁移亦称干扰,指由于套用母语模式或规则而产生错误或产生不符合目标语规则的形式,从而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现象。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根据迁移内容的来源可分为语间迁移和语内迁移。母语内容迁移到目的语中的现象被称为语间迁移。但语间迁移并不是从母语向目的语的单向迁移,当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目的语也会反过来对母语产生影响。语内迁移是指在目的语内部的迁移现象。过度概括就是语内迁移的典型例子,目的语中先学会的规则对后学会的规则会起干扰作用,后学的规则对先学的规则也可以起干扰作用。

本文选取了夏洋教授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研究》一文,这篇文章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了比较透彻的描述与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对我们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有深刻的启示

16

及研究价值。夏洋教授首先在文中提出了关于语言迁移含义的几种误解,总结如下:第一,语言迁移是简单的习惯形成的结果。第二,语言迁移就是母语干扰。第三,语言迁移就是简单地求助于原有的母语知识。第四,语言迁移等同于“母语”的影响。夏洋教授对这些误解进行了一一的分析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影响语言迁移的主要因素,这些主要的因素一般可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类,而在非语言因素中又意语言意识因素、社会语言因素、标记性因素、语言距离与心理类型学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文章对这些影响语言迁移的主要因素的简要分析。我们认识到,这些主要因素不仅包含着我们经常所提到的母语和目标语语言本身结构异同这一因素,同时,某些非语言因素对语言迁移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因此,我们对于语言迁移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语言层面本身,还要将社会、心理和认知等诸多因素考虑在内。此外,夏洋教授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为例,从语言迁移发生的不同层面对英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进行了研究。主分为五大类:语音层面的迁移研究,词汇层面的迁移研究,语法层面的迁移研究,语篇层面的迁移研究,语用层面的迁移研究。在二语习得中,母语从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各个层面对二语学习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较大时,就会曾加学习难度,容易产生负迁移;相反,母语与目标语的相似性一般会产生正迁移,

这篇文章最值得探讨与借鉴的地方是在语言迁移表现形式的分类上,作者认为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多样,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除正向迁移、负向迁移外,还可表现为以下几种:回避现象、过度使用和习

17

第二语言习得

从传统的只注重语言行为和语言学习的外部因素转到对语言的内在机制或语言本源的探讨,为我们深入理解二语学习机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五、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代表文章:《个体差异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孙广治《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文化移入与外语教学》仓兰菊《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王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k9z2on091xu1x81h9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