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检矿6年度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1#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一段(P3l)上部,上距16#煤层20~30m,下距玄武岩顶板66m左右。煤层最小厚度0.83m,最大厚度1.23m,平均厚度1.00m,夹矸0~1层,夹矸厚度~0.40m之间。属薄~中厚煤层,层位较稳定,全区可采。

综上所述,14#、16#及21#煤层结构较简单,厚度及层位较稳定,煤类单一,煤层稳定类型均为稳定型煤层。

1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 厚 煤层最大~最小 编号 平均(m) 层数 夹矸层间距 可采最大~最小 倾角 情况 稳定顶底板岩性 性 平均(m) 顶板:页岩及粉砂8~12° 全区稳定 可采 底板:粉砂质泥岩 岩 ~ 14# 0~1 20~35 10° 28 顶板:粉砂岩及页~ 16# 8~12° 0~2 20~30 10° 全区稳定 可采 岩 底板:粉砂质页岩 25 ~ 21# 8~12° 0~1 10° 全区稳定 可采 顶板:泥岩 底板:高岭石泥岩 (2)煤质特征

根据区域资料,14#属低中灰、中硫分、特高热值无烟煤; 16#属低中灰、低硫分、特高热值无烟煤;21#属中灰、中高硫分、特高热值无烟煤(21#作发热量参照14#、16#取低值);可作动力用煤和民用煤等。煤质特征见下表。

煤质特征表

水份 煤层 Mad(%) 灰 份 硫份 挥发分Vdaf(%) 发热量 煤类 Ad(%) (%) (MJ/kg) 14# 无烟煤 16# 无烟煤 21# (参考14#) 无烟煤 4、工程地质条件

(1)各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条件

①14#煤层:顶板:直接顶板为细砂岩及粉砂岩,易风化崩解,部分为石灰岩,不易风

化崩解,为较稳定顶板。岩石质量一般较好,岩体较完整。底板:直接底板为粉砂岩及石灰岩,不易风化,为较稳定底板。岩石质量属中等-较好,岩体中等完整。

②16#煤层:顶板:部分为粉砂岩及泥岩,易风化崩解,部分为石灰岩,坚硬、不易风化,为较稳定顶板。岩石质量一般较好,岩体较完整。底板:多为泥岩易风化、遇水易膨胀、底鼓,为不稳定底板。岩石质量一般为中等,局部劣,岩体完整性中等。

③21#煤层:顶板:伪顶粉砂岩,强度低;直接顶板为石灰岩,为较稳定顶板。岩石质量中等,岩体完整性中等。底板:底板多为泥岩及泥质粉砂岩,易风化、为不稳定底板。岩石质量一般较好,岩体较完整。

(2)工程地质类型

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从工程地质编录及岩石力学性质来看比较好,但由于岩层组合比较复杂,软弱夹层普遍。部分煤层有伪顶、伪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偏差,煤层的顶板稳定性较好、底板大部分为不稳定岩层,在开采过程中井巷均应加强巷道顶、底、帮的支护管理工作,预防抽冒等不良事故发生。故矿区工程地质类型为中等;矿区综合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二、水文地质 1、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区内猫场向斜南东翼,呈一单斜构造,属猫场向斜汇水单元。矿区内地表水水体较小,仅矿区外北侧发育常年有水溪沟,地表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矿区内全区出露龙潭组地层,以缓坡为主,地表冲沟发育,地表水排泄方便。矿区内地表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区域内常年有水溪沟等地表水补给。在矿区内发现F1、F2两条断层。F1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北侧,矿区内长度945m,走向为N37°E,倾向S37°W,倾角约60°,落差约25~45m,为一正断层,断层破碎带明显。F2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南侧,走向长度约920m,走向N51°E,倾向S39°E,倾角约60°,落差12~18m,为一正断层,断层破碎带明显。两处断层均有一定分布规模,且破碎带明显,断层自身富水性相对煤系增强,对矿区内地下水规模有显着影响。矿区内地表水不发育,排泄方便,矿区属三岔河斯拉河段,乌江水系。

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矿区地层富水性 由新至老叙述如下:

①第四系(Q):主要上覆于矿区西部龙潭组地层之上,矿区北部地表低洼处大量分布,覆盖厚度一般大于2m。该层段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靠大气降水及地表河流补给,无明显径流。其物质组成主要为耕植土及粘土,局部地段夹砂、砾石。该层内发育孔隙,以孔隙水为主,富水性弱。

②龙潭组(P3l):矿区内出露地层均为龙潭组中煤组,上煤组均遭剥蚀,下煤组主要出露在矿区南外侧。该地层平均倾角约10°,分布面积较大,可大量接受降水补给,地貌以隆状缓坡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冲沟发育,地表水排泄方便。其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石灰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揭露平均厚。揭露该地层7个钻孔,泥浆消耗量微弱,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层以裂隙发育,浅部以空隙及裂隙水为主,深部以裂隙承压水为主,属碎屑岩含水层组,富水性弱,该层段是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③玄武岩组(P3β):该地层不出露于矿区地表。位于龙潭组底部,与龙潭组呈整合接触,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褐灰色块状隐晶质或拉斑玄武岩,夹火山角砾岩,具气孔状、流纹状及杏仁状构造。该层富水性极差,是较好的隔水层。

(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

在矿区内发现F1、F2两条断层。F1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北侧,落差约25~45m,为一正断层,断层破碎带明显。且断层出露带上分布有磨冲河,水量常年较丰富,可有效补给断层带地下水,故该断层带富水性较强;F2断层位于矿区西部南侧,落差12~18m,为一正断层,断层破碎带明显。揭露该断层钻孔1-1及2-1,在断层带处泥浆消耗量有变大趋势,且断层出露地表沟通磨冲河,水量常年较丰富,可有效补给断层带地下水,故该断层带富水性较强。

(3)充水因素分析

①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为矿区内地下水及地表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据矿区地形特征,矿区地貌便于自然排泄。但直接充水含水层出露地表相对面积大,随地形地貌有利于自然排泄,降水对矿井开采具有有一定影响;降水可大量补给矿区外磨冲河,因矿区内断层沟通地表河流,故降水可间接对矿井西翼采区充水产生影响。

②地表水:矿区外侧磨冲河,由西向东径流,受大气降水补给明显,属地下水补给河流型,且矿区内部分老窑水也是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河流河床标高一般在+左右,矿区内一半资源量在此标高以下,在矿井建设中,随着地下承压水被人工疏干,其类型将转为河流补给地下水,将通过地下水流向的逆向改变而成为矿井充水新的来源。矿井西翼煤层被矿区内断层F1切割,断层沟通磨冲河,故地表水可能以断层管道形式对西北部生产矿井造成突水事故,故地表水会将对矿井西翼煤层开采的充水形成明显影响。

③老窑水:矿区内老窑多分布于14、15号煤层中,为当地居民开采自用煤形成,多为平硐及斜坑,采坑长20m至40m不等,由于时间较长,现又进行了封闭,均汇聚了一定的老窑积水,是矿床充水水源之一,对矿坑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据本次老窑水调查,老窑水水质类型为SO42-—Ca2+,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矿井已进入生产阶段,采空区对生产系统影响区面积约,现正常日排水量220m3,,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

④断层带水:矿区内F1、F2断层破碎带较宽,断层带有一定量的富水,矿井建设可能破坏该断层的自然地下水平衡,加大断层的导水性,增大断层带的富水性。从而诱发断层水对矿井产生突水。且断层沟通煤层及地表河流,断层带地下水补给方便。

⑤各含水层地下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龙潭组是主要的含煤地层,是矿井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地层富水性弱,但矿井的重要充水来源于该地层。龙潭组之下峨眉山玄武岩组富水性弱,是相对较好的隔水层。总体来说,龙潭组地下水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

(4)矿区水文地质类型

矿区内地表水及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地表水及地下水便于排泄。矿区内断层仅F1、F2对未来矿井开采西部资源量具有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说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其主要矿床充水含水层为龙潭组属碎屑岩含水层组,地下水以裂隙水为主,富水性弱。矿区水文地质类型为二类二型。

检矿6年度灾害预防措施及处理计划

21#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一段(P3l)上部,上距16#煤层20~30m,下距玄武岩顶板66m左右。煤层最小厚度0.83m,最大厚度1.23m,平均厚度1.00m,夹矸0~1层,夹矸厚度~0.40m之间。属薄~中厚煤层,层位较稳定,全区可采。综上所述,14#、16#及21#煤层结构较简单,厚度及层位较稳定,煤类单一,煤层稳定类型均为稳定型煤层。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hkn5qqzv1xep036fj71ujtp7zr5k019m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