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唐宋涉农诗和《诗经?七月》关联性
概要:衣食对比是反映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阶级矛盾等最为理想的对比点之一。从公刘时期的《七月》到唐宋时期的诸多涉农诗,都不约而同地把衣食纳入了对比视野,深刻说明了诗人在反映上下两个不同阶层尖锐矛盾时,运用衣食对比手法可以达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效果。
我国是诗歌大国,自春秋始,在多半王朝中,诗歌雄据文坛而久经不衰。在浩瀚史海中,与《七月》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最为关联的应是唐宋涉农诗。诸如白居易的《重赋》、杜甫的《咏怀五百字》、白居易的《轻肥》、元稹的《织妇词》、李绅的《悯农二首》、王安石的《促织》、杨万里的《悯农》等就属此列,可谓不胜枚举。本文仅就《七月》对比手法并择取部分唐宋涉农诗,对它们之间的关联问题进行探析,奢求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得到一般性的认知。
一、《七月》——白居易的《重赋》:从衣的角度进行对比
穿衣是人类进入文明之后的标志之一,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明,也反映人们彼此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所以说,服饰是物质文化的体现,也是历史得产物,更是政治、经济诸生产关系表现。通过服饰可以反映人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乃至一个社会的公允程度。[1]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往往把它作为一个元素,让它蕴含众多信息,故引起读者联想,达到诗人的意指。《七月》《重赋》便是一例。
《七月》是一支古老的劳动祭歌。叙写了祭祀、服饰、婚姻、岁时、节庆等诸多内容。对服饰,诗中写道:“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其大意是:女人纺麻染丝,颜色有黑、黄色的,成品后给公子做裳。诗中又云:“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男人打来的野兽之皮,做成公子冬天御寒的衣裳。公子何许人也?即当时的上层阶级!纺绩女子和狩猎男子等下层的劳动人民又如何呢?对此,诗中直接交代——“无衣无褐,何以足岁。”下层劳动者在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的冬天,没有一件粗衣御寒。联系前面诗句,贵族不仅有丝麻织衣裳,而且还有御寒的理想物——皮衣。同时也印证了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史》中所说的先秦时“贵者以裘御寒,贱者则衣褐”结论。可见公刘时期的《七月》使用了史笔,勾画了当时的真实情景。
唐·白居易的《重赋》第三段,诗人形象描绘了一幅农村调敝、民不聊生的生动画面。诗云:“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缯帛如山积,丝絮如云屯”。诗人用极其精致的工句反映了当时农村老幼衣不蔽体,而大小官吏过的是奢侈腐朽的生活,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和尖锐的社会矛盾。可谓服饰对比直白,比之对象明确。通过服饰的角度进行对比而显志。类似的还有宋·王安石的《促织》,“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絇丝?”与《重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七月》——杜甫《咏怀五百字》:从食的角度进行对比
服饰能入诗,饮食同样可以入文。 饮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的需要,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孔子在《礼记》中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认为“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前者是生存问题,后者是爱情婚姻问题。所谓饮食,就是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2]通过饮食可以透视出人在世上许多密码。选择饮食这个对比点是表现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绝佳方式。所以,饮食也往往成为诗人作诗的元素。
《七月》涉及到饮食的诗句有:“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歌用朴素的诗句叙述了从六月到九月收获季节奴隶吃的情况——山楂、野葡萄、葵菜、豆角、葫芦、苦菜。“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可见下层劳动者一年四季生活的艰辛;而贵族却是另一番天地:“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黍麦。”“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可见奴隶主不仅有谷、黍、麦等,而且还有酒喝。饮食角度的对比反映了那个时代冰火两重天的世界。
杜甫《咏怀五百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是穷奢极侈,酒肉多得发臭;饥民是饥寒交迫,倒毙路旁。诗句工整,含有借代、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用极其精致的诗句,凸显了主题,这种对比,达到鬼神哭泣之能事。类似的还有白居易的《轻肥》,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以上三首诗对比点都是一样的,反映的主旨也极为一致。
三、 《七月》——元稹《织妇词》:从人与物的角度进行比较
俚语说,人比人气死人。可见比的效能。比能明善恶、晓美丑、知真伪。而人比不上一只鸟、一个虫子或一只狗,高级的人不如低级的动物,这对社会的揭露是何等的深刻。艺术的力量岂能千钧可比!且看下面两首诗。《七月》第三章有云:“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繁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歌描写了黄莺在春天自由、无忧无虑地在树上婉转歌唱;也描写了姑娘们春天采桑担心公子强迫地把她们带走的心情。一个过着安逸自由的生活,一个是在为别人劳动而忧心忡忡,不得自由。这种人不及物的对比,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元稹的《织妇词》云:“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诗歌把织妇将自己辛苦劳作与蜘蛛轻巧结网相对比,织妇羡慕它们能自由地在空中结网活动。人羡慕虫,织妇其间的艰辛、处境苦不堪言,也是织妇不如虫悲惨命运的写照。类似的还有张籍的《野老歌》。“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诗歌交代了老农全家是摘野果度日,而豪商爱犬却是食肉,老农一家老小的生活还不如富人家的狗。一语中的的把当时社会因课税猛于虎的原因造成了社会财富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实反映了出来。短短几行诗,反映了大主题。
四、结语
《诗经·七月》与唐宋涉农诗从创作时间看两者相距千年之久,在对比手法运用中却有如此惊人的相似。至于后者是对前者有意的吸收继承,还是纯属巧合(在唐代《毛诗》被钦定为官方的教科书),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在此要申说的是:
对比手法是中国诗歌创作常见的手法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创作惯用的手法。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动与静的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虚与实的对比)“台城六代竟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今昔盛衰的对比)对比手法的诗歌不胜枚举。小说亦如此,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运用了加西莫多外形的丑陋与内心的美好的对比;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运用了文明国度与野蛮荒野中巴克生存状态的对比;路遥《人生》运用了同一人物性格自身前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