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1-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1-3)

一、选择题

1. (2018·绍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塑料瓶 B、泡沫饭盒 C、易拉罐 D、垃圾袋 放电2. (2018·温州)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物质种类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乙和丙均是氧化物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4. (2018·嘉兴)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5. (2018·温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6.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以判断非金属单质S、Cl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A、Cl2、I2、Br2、S B、S、 I2、Br2、Cl2 C、 Cl2、Br2、S、 I2 D、Cl2、Br2、I2、S

7. 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A B C D 8. 《科学》课程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下表中各种现象的发生与需要满足的条件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 铁生锈 冰熔化 菜豆种子萌发 火柴燃烧 条件 充足的氧气 温度达到熔点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充足的氧气和一定温度 9. (2018·温州)“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10.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己知溶液甲呈蓝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 A、AgNO3和Al(NO3)3 B、Al(NO3)3和Cu(NO3)3

C、AgNO3、Cu(NO3)2 和Zn(NO3)2 D、Zn(NO3)2、Cu(NO3)2 和Al(NO3)3

11.往200克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己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FeCl3+Fe=3FeCl2 ;CuCl2+Fe=FeCl2十Cu。如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和CuCl2 B、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C、该200克溶液中的CuCl2质量为13.5克 D、取a点剩余固体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混合溶液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氢气只含一种元素均属于单质,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水能灭火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使燃料温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属于碱性物质

D、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13.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即不能做的事情。下列与“禁忌”相对应的科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禁忌” 不能用锡壶来装醋酸 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检查 浓硫酸洒在手上,不能直接用水冲洗 原理解释 活动性:Sn>H 电火花会点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用稀盐酸除铁钉表面铁锈时,不能浸泡太久 2HCl+Fe=FeCl2+H2↑ 14.(2018·湖州)课本中有下列3个实验:①用丝绸摩擦玻璃棒;②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③将海波放入试管中加热至熔化。这3个实验中,电子发生转移却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③

15.(2018·杭州)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呈浅绿色。由此小金做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

稀硫酸铁粉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uSO4→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二、填空题

16.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用合金废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溶液和回收金属Cu。 (1)生活中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

(2)制取FeSO4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反应。 17.为了从镁、铁、铜的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1)据此方案,小明分离获得的金属A是_________。

(2)请你至少写出两种完成“操作a”的主要器材:_________。 (3)方案②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下图是单原子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造燃料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

氢原子

单原子催化剂

碳原子

氧原子

(1)根据上图物质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使用单原子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C、生成物甲醇属于有机物 D、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分子构成

(2)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如果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尿素[CO(NH2)2] B、葡萄糖(C6H12O6) C、甲醛(CH2O) 19.向一定质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图中 a 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图中 bc 段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8·台州)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此类似,碳在高温下,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但活泼金属形成的氧化物不与碳发生反应。如碳在高温下,能置换出氧化铁中的铁,但与氧化铝不反应。

(1)判断C、Fe、Al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各组物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 A、碳与氧化铜 B、锌与稀硫酸 C、碳与氧化钙 D、银与硫酸铜

21.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下表所示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化学式 甲酸甲酯 C2H4O2 甲酸乙酯 C3H6O2 乙酸甲酯 C3H6O2 乙酸乙酯 X (1)甲酸甲酯按物质组成上分属于_____________。

(2)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比较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2018·嘉兴)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 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23.(2018·杭州)小金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将干燥的O2从导管a通入U形管(装置气密性良好,药品如图所示);待U形管内充满O2后,在导管b处连接一活塞推至底部的注射器,收集20mLO2后在导管a处连接乳胶管并用止水夹夹紧,如图乙所示。 观察对象 ①干燥的普通铁丝 ②潮湿的普通铁丝 ③潮湿的纯铁丝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 较多红褐色锈斑 没有明显变化 步骤 2:一段时间后,观察U形管内的铁丝,其现象如表所示。

(1)步骤一中,检查U形管内是否已充满O2的方法是 。

(2)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之一是需要 O2,在此实验中能支持此条件的证据是 。 (3)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此实验还可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 。

24.整理实验器材时,小柯将还在反应的锌和稀硫酸的残留物,倒入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废液缸中,观察到锌粒表面产生气泡的速度大大加快。对此,他十分好奇: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怎么会加快锌和稀硫酸的反应速度?

查阅资料:①相互接触的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同时放入酸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②硫酸铜对锌和稀硫酸反应没有催化作用。 小柯根据下表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组别 金属 30%硫酸溶液(ml) 产生气泡快慢 第一组 A 锌片 20 快 B 绑有铜片的锌片 ? 明显加快 C 铁片 20 慢 第二组 D 绑有铜片的铁片 20 明显加快

2018浙教版科学九(上)针对性习题精练——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1-3)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1-3)一、选择题1.(2018·绍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塑料瓶B、泡沫饭盒C、易拉罐D、垃圾袋放电2.(2018·温州)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faz8xfq0862m61dk4v721et5ixox005k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