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完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6

1.刘某是今年的高考状元,某教育培训机构以刘某在该机构参加过培训为由,对外宣称自己能够年年培养出高考状元,这种做法错误在于( )。

A.将原因当成结果 B.将个别当成一般 C.将部分当成整体 D.将要素当成系统

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人类思维领域没有的哲学问题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3.下列属于否定之否定的现象是( )。

A.阴天——晴天——阴天 B.进步——倒退——进步 C.动乱——稳定——动乱 D.分裂——统一——分裂

4.我们通常讲要“坚持原则”“坚守底线”,对于“底线”的正确哲学理解是( )。 A.事物质变的临界点 B.事物量变的最佳点 C.矛盾的主要方面 D.矛盾的次要方面

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A.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答案6

1.【答案】B。中公解析:刘某的事例只是个别现象,而该教育培训机构却说能够年年培养出高考状元,则是错误的把个别现象当作了一般现象。故本题答案选B。

2.【答案】D。中公解析:马克思两大理论成果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一个是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类思维领域没有的哲学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故本题答案选D。

3.【答案】B。中公解析:否定之否定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这是事物发展普遍存在的周期性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总的趋势是上升和前进,而事物实现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波浪式前进的。在本题中,体现出事物波浪式前进的只有B项。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A。中公解析:底线指的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D。中公解析:“新叶”和“后波”是新事物,“陈叶”和“前波”是旧事物,体现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故本题答案选D。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5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不可以调解。( )

A.正确 B.错误

2.在新的历史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党理论在邓小平建党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回答了( )有力的推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A.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3.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是指我国古代的( )。 A.西施 B.王昭君 C.貂蝉 D.杨玉环 4.下列关于新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新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天然气等 B.新能源一般对环境的污染较小 C.新能源普遍具备可再生特征 D.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尚不成熟

5.目前,贫富差距是我国的现状,缩小收入差距有助于解决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下列举措有助于缩小差距( )。(多选题)

A.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B.扩大高收入者比重,缩小中等收入的比重 C.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D.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答案5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故,本题说法错误。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故本题答案选A。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杜牧《过华清宫》,诗句描述的是唐玄宗宠姬杨贵妃喜食荔枝、唐玄宗命人从岭南将荔枝运至关中的情形。故本题答案选D。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A选项中天然气属于传统能源,说法错误。新能源普遍具备可再生特征,一般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当前开发利用的技术尚不成熟。B、C、D选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

5.【答案】ACD。中公教育解析:当前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缩小收入差距的途径包括: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缩小高收入者比重、扩大中等收入的比重,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故本题答案选ACD。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4

判断题(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实际上改变了我国《宪法》中“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规定。( ) 2.我国《刑法》中,对于单位犯罪均采取双罚制,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判处刑罚。( )

3.公安派出所决定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张某处以1000元的罚款。( )

4.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侵犯时,可要求侵权人承担财产责任。( )

5.一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导致附近水产养殖场出现大规模死鱼情况,该化工厂的排污符合国家标准,因而不承担责任。( )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答案4

1.【答案】B。中公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实际上并未改变我国《宪法》中“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的规定,这恰恰是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采取的正确措施。故本题判断错误。

2.【答案】B。中公解析:我国《刑法》对绝大多数单位犯罪采用双罚制,对个别单位犯罪采用单罚制。故本题判断错误。

(完整版)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完整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61.刘某是今年的高考状元,某教育培训机构以刘某在该机构参加过培训为由,对外宣称自己能够年年培养出高考状元,这种做法错误在于()。A.将原因当成结果B.将个别当成一般C.将部分当成整体D.将要素当成系统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人类思维领域没有的哲学问题是()。A.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f057govy06i7k4fff923x6i11fyp00ru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