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孔子——语文综合实践之探究活动
安徽芜湖安师大附中 朱诵玉
【活动主题解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两个单元安排的都是关于人生的课文,要求学生能“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儒家文化的源头,有着太多的知识和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课本选取十则语录,有的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其主要思想内容可归结为学习和做人。因此,可以把探究活动的主题设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活动,让学生联系实践去探究。 【活动资源开掘】
①现有知识资源。包括教师对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讲解,学生对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原有的了解,学生之间关于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的交流。 ②图书音像资料。可以去图书馆查阅(或书店购买查阅)孔子、《论语》和儒家思想相关图书、音像资料。
③网络资源。网络时代,网上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源,这样更有利于探究学习。这里提供如下网址供参考。 论语译注http://www.ld.nbcom.net/kongzi/
论语选编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_content.asp?id=506 论语别裁http://www.nanhj.com/xw/jddz/lybc.htm 论语大观http://blog.cersp.com/39040.aspx 每日论语http://www.miaoyin.net/mrly1-6.htm
中国孔子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gb/book/mulu.asp?id=73 【活动构想】
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为活动开展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学习课文,熟背《<论语>十则》,弄清十则语录的主要意思,并能分成“学习”与“做人”两个方面来体味。
2.找来《论语》文白对译本,略作浏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可作深读,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地方要作记录,并能融汇贯通。
3.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组员首先各自搜集相关资料,包括书籍、音像制品、网络资源等。再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有选择地学习、研究。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讨论,选取一个点来进行探究活动。(注:探究的点可以是关于孔子的、《论语》的、儒家思想的、孔孟异同的等某一个侧面,不宜过大。)
4.小组探究成果综合,形成实物资料,如,将成果创作成小论文,制成小板报,做成磁带、光盘、网页等。
5.全班交流。班上各小组在一起开一次探究成果交流会,各小组展示各自成果。可以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评比,以鼓励为主。表现突出的还可请其介绍经验。 【活动辅助】
在整个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应积极参与活动,并给学生以适当辅助和引导。这样才有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才有利于活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教师的这些必要的辅助可包括如下几种:
一是资料的提供。七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小,有些课业还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书籍、音像制品,提供一些专业网站地址,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要的资料了。
再是帮助某些学力不足的小组协调组员之间关系,帮助其完成分工任务,明确各人要做
的事,最重要的是帮助小组确定探究的方向,使探究既不致太广、太空,也不致太窄、太实。 同时,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某些小组的探究活动中,与其一起活动。既观察他们的活动,在必要时,又可以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他们的活动,使之朝着良好的方面发展。 【精彩展示】
本人采用上述方法开展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们热情很高,活动积极,探究成果也很丰富,收集起来,有如下几种:
1.课本剧。有的小组把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场景改编成课本剧演出,自娱自乐,自我教育,气氛热烈。
2.《论语》名句朗诵。有小组选派普通话好的同学朗诵《论语》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名句。还有人将名句改为打油诗,好记易懂。
3.网页展示。有小组发挥组员个人特长,将相关资料聚集在一起,制成网页,设置了孔子其人、《论语》导读、《论语》原文、我看孔子等栏目,图文并茂。
4.小论文。更多的同学是将自己的探究心得写成小论文的形式和大家交流。这里选取几篇优秀的文章如下: 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尹睿智
对我来说,孔子一直是个熟悉的陌生人。说他熟悉,名副其实。他的生平家喻户晓,我自然也不例外。说他陌生,倒也恰如其分。虽知道历史上有个孔圣人,但我却从未探知过处于圣人光环下的孔子。 初读《论语》,在受益匪浅之余,我竟无法分清它的类别。可以说它是一本哲学书,因为它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世界观等内容;可以说它是一本教育书,因为它详细地记载了孔子言传身教的内容;可以说它是一本政治书,因为它明确地提出了孔子及其门人的政治主张。虽无法为其分类,但却大致明白钱穆先生说《论语》是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的缘由了,亦对孔子产生了些许好奇。 再读《论语》,才发现虽然身为思想家的孔子为人所熟知,但身为中国教师第一人及中国“优秀饮食文化开创者”的孔子更显得真实可爱,贴近生活。
孔子也可称得上是中国素质教育第一人。孔子课上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畅所欲言,提出质疑并加以讨论,这种轻松地氛围一直让我向往不已。我想这也应当是当今教师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吧。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育原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耻下问”的求学态度,也一直影响至今,这不也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吗?更值得一提的是孔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方法。例如,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为言传;孔子无常师,真正做到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此为身教。所以,孔子被称为教育业的鼻祖无疑是实至名归。
其实圣人孔子亦有可爱的一面。他有着“八不食”的习惯,也和我们一样“挑食”。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平均年龄只有四十几岁的古代,已属高寿了。这虽与孔子心胸开阔,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密不可分,但是亦与孔子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晚年的孔子可是个懂得养生之道的老人。特别是他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真是大有道理。不但保证了营养的摄入,而且也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真是一举两得,让人不得不佩服孔子。 可爱之余,孔子确实有着超越一般人的才华和德行。他删《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居功至伟。 其实孔子离我们并不远。思想家,教师,美食家……他不过是“身肩数职”的可爱老人。 圣人乎?凡人乎? 刘晨辰
推行孔孟之道即主张仁德之说。
孔子作为怀揣理想主义的文人周游列国;孟子作为投身现实主义的政客为民请命。二种相去甚远的方法却把传统的儒家思想推上了巅峰。 中国乃至亚洲把孔子尊为圣人,从教人读书识字到要求弟子施行仁德,孔子的教导几乎涵盖了一切。
从“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到“学”和“思”的辩证统一;从“知”与“不知”的智慧到对贤者与不贤者的态度;从“择善者而从”的谦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从“日三省吾身”的谨慎到“不知不愠”的豁达;从“士不可以弘毅”的嘱咐,到对松柏后凋的感悟。
孔子用有限的一生思考了无数问题,得出无数经典的理论让后世去遵守,去膜拜。 然而,他是个杰出的思想家,但未必是杰出的施行者。因材施教的思想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但他所施行的因材施教不过是对不同个性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教的内容相同,教的目的也相同——让他们出仕为官。我认为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让他们做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发挥最大的才能和价值,才是因材施教的本质和精髓。
孔子又是传统的,他毫无取舍的推崇商周时形成的礼仪制度而对想法相悖者加以斥责。礼仪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过分繁杂地程序和近乎虚伪的言行又使它的推广价值大打折扣。又正是因为这种传统使得儒学略显死板而缺少活力。 所以,我不禁感叹:孔子是圣人,但他终究还是个凡人。 【经验分享】
从我开展的这次活动来看,应当说是比较成功的,究其内里,倒颇有一点心得。
首先是,定位要准。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年龄、原有知识积累、学习兴趣等。同时也要注意到,活动的设计必须适合课文内容,要与课文相协调,有助于学习,而不能生硬,有碍于学习。
其次是,指导要巧。教师可以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辅助者。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活动困难的学生恰当的指导,但指导不能过多,要注意适时、适当、适量。
再次是,活动有序。活动设计一定要注意顺序,要有条不紊地展开。有章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活动步骤设计不合理,势必影响活动的开展,乃至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第四是,鼓励创新。千万不要把学生局限在教师的思想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开手让他去做。学生能将孔子和其弟子的对话场景逼真地模仿出来,就是一个很不错的构想。学生制作的网页也有很多创见,都值得表扬。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