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1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单选题(10个,10分); 多选题(10个,20分) ;简答题(5个,40分); 论述题(2个,30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主要内容:
绪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阶级基
础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意识的能动性与客
观规律性;运动与静止;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质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联系与
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及其方
法论意义;质量互变原理;事物发展过程的肯定和否定;辩证思维方法
第二章 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及特点;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真理及特点;真理的检验标准;;价值的含义及特点;价值评价;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第三章 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
求的规律分析说明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科技革命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及其方法论应用。
第四章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分的二重性,商品的本质因素;具体劳动的作
用;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货币的基本的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解;资本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剩余价值理论(含剩余价值率)。
第五章 资本主义垄断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经济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与实质;
第六章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017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