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山东博山区学习考察有机农业
发展情况的报告
为学习借鉴山东省发展有机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完善我县发展有机农业的思路和推进方式,由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牵头,7月14日至15日,副县长王文和带领农牧局、扶贫办负责人,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罗朝立处长和中国农业大学李明阳教授共同赴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就该区有机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背景
经多方积极争取,2009年6月27日,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与我县签订了“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扶贫开发试点项目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外资中心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规划、项目、技术和市场支持,尤其是要在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认证等方面提供相关的服务,同时协调有关企业对我县发展有机农业给予支持。我县要成立有机农业发展领导组织,建立和逐步完善有机农业发展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对有机农业的发展严格管理,
制定与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地方法规,保证生态环境适合有机农业的发展。协议签订以后,我县促成了冀北有机羊产业链发展项目,但有机农业规划工作一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质性的进展。6月15日副县长王文和带队赴国务院扶贫办外资中心就我县有机农业发展问题与有关专家、领导进行了深入洽谈。全面介绍了我县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表明了发展有机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围场发展有机农业优势明显,大有可为,统筹考虑围场现阶段农业发展现状,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应是围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别无它路,应尽快提上工作日程。同时,建议我县到发展比较好的区域进行学习取经,开阔视野,完善思路,研究推进方式。通过外资中心罗朝立处长的推荐,副县长王文和带队赴博山区进行了此次学习考察活动。
二、博山区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博山区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是山东省24个纯山区县之
一,有农业人口22.7万人。自2005年开始发展有机农业,到目前已形成了“整建制”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区的新模式。所谓整建制,就是指在本区域内成立专门机构和人员,按照统一规划,在行政区域内整体进行实施。博山区将区农业开发办作为有机农业的主管部门,增加了编制,配备了专门人
员负责有机农业的组织实施。区财政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了有机农业发展管理中心。目前,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有机干鲜果4.8万亩,有机蔬菜2万亩,有机杂品2.7万亩,有机中药材1万亩),野生采集面积20万亩,有2个镇10个村“整建制”建设成为有机示范镇、村。仅此一项,全区农民平均年增收750元。考察组一行在参观了该区有机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并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后,又到该区的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和万亩有机茶叶加工厂“鲁山茶园”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感觉到在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博山区主要把握了四方面的关键环节。
一是领导重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上下形成共
识。博山区原是以工业为主的县区,工业产值一度占GDP的比重达97%,博山陶瓷全国闻名。但随之而来的是因矿山开采给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区委区政府意识到单纯依靠工业发展很可能会走向死胡同,转而进行有机农业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战略”来抓。其次,为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区里成立了专门机构,专项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加快推进。再者就是注重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媒体,采用各类形式,全方位推介博山有机形象。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举行推介会,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国家报刊上宣传,网络宣传更是遍布了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知名网站。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使博山的有机农业形象在多个空间拓展。
二是与中国农业大学紧密协作,获得技术支持。博山区与
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制定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双方共同建立了有机猕猴桃、有机茶、有机金银花等5处农业科技示范园。经中国农业大学引荐,依托中国民族经济对外合作促进会,在两个镇设立了有机农产品安全监测站,并在此基础上筹备建立了安全食品创新示范园区,为当地农民提供可以随时借鉴学习的样板。
三是对有机农业生产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在规划生产区
建立了严格的农业生产投入管理制度,严禁化肥、农药等进入,防止原料性污染;实行严格的有机耕地保护制度和企业准入制度,严禁污染企业进入有机农业规划生产区;要求生产区内农产品种类80%以上达到有机农产品的标准,农产品种植面积80%以上达到有机农产品标准。目前博山区已有33种有机农产品打入北京市场,还进入了世博会。有10个
系列100多种产品获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四是努力促进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扩大有机农业发展
规模,拉长有机农业产业链,博山区不断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非农企业向有机农业种植、加工业转移,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和“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政府在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等方面提供服务,在项目摆布上,基本上是围绕有机农产品生产区摆布项目,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基本上都是国家项目区,为有机农产品生产解决了水利配套、基础设施等实际问题。目前,博山区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达69家,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52个,带动5000余农户从事有机农业生产,形成了生产布局区域化、产业基地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从今年开始,博山区规划利用四年的时间,逐步建成10万亩有机干鲜果基地、5万亩有机蔬菜基地和5万亩有机特色杂品基地。同时,建设6个以上有机农产品生产示范镇、120个以上示范村,培育扶持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25家以上。
三、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