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编号:JXKT-XS-04-016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总结 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策略的研究
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我校申报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14年10月批准立项为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接到通知到后,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学校及时召开了开题论证会议,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相互交流、经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及时梳理学校教师问题设计、师生课堂提问、解决问题的现状。2015年1月底,本阶段的工作已按计划完成。现将本课题组在第一阶段开展的主要工作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修改课题立项申报书,召开课题开题会 。
结合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审定提出的修改意见,我校课题组认真修改了课题申报书,进一步具体了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了研究的目标,对研究的方法又进一步研讨、商榷,确定了研究思路,为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做了积极的准备。结合学校实际和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对研究过程又进一步做了合理的规划,对参与课题研究工作的教师做了具体分工,明确了研究任务。
经过课题组精心的准备,2014年11月26日,我校召开了本课题的开题会。会议邀请了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武卫民老师和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胡明老师参加了课题的开题论证;同时参加开题论证的还有金凤十小校长(金凤名师)魏茜、金凤十小副校长(金凤名师)邓艳萍及全校数学教师。会议由金凤区第十小学校长魏茜主持。首先,由魏校长宣读课题立项通知,并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其次,《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马向丽对课题开题报告进行阐述;然后,二位教研员也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接着分别对课题开题报告进行了论证并提出可行性意见,提出了自己的指导建议,最后经过两位教研员老师对课题把脉问症后,课题负责人马向丽和魏校长分别将自己现在对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课题的副标题及研究方法等与两位教研员进行了请教、分析。开题会的召开,由专家帮助我们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把准了课题
研究的目标,使得课题的研究思路更清晰,受益匪浅。
二、加强学习,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素质
为了使课题能深入的、有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组本阶段加强了理论学习和培训。2014年9月份,作为课题主持人,同时又是主管学校教学的副校长,首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相关的课题理论培训,培训会上,向课题组成员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是基于我校数学教师及数学课堂现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本课题所研究的“问题”“问题解决”的概念的界定,其次培训了陈爱宓的《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中关于问题解决的相关理论。10月份课题组对成员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教师学习指导》进行集中学习和自学。2015年1月27日,课题主持人组织开展了一次微课制作培训,请来了金凤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苏燕玲老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的专题讲座与培训。苏燕玲老师利用自制的演示文稿,直观形象、全面而细致地向两所学校的老师们介绍了微课的产生背景;什么是微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微课与微视频、慕课的区别等。最后,着重就如何制作微课向老师们介绍了三种常用方法:1、利用手机加白纸的方法制作微课;2、利用PPT制作微课;3、利用录频软件制作微课。之后,苏老师现场给参训教师布置了三项任务:1、每位教师利用苏老师提供的网址下载一个微课;2、每人用手机制作一个简单的微课;3、每人用PPT制作一段微课。按照学校先前划分的小组,每位教师完成作品后提交给组长,再由组长打包提交给微机老师保存后方可离开。通过这项培训,使老师们消除了以往对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恐惧与抵触心理,学会了的微课制作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扫除了障碍。
三、调查研究分析课堂问题设计、提出及解决的现状。
1、问卷调查法。①为了了解教师平时备课时,设计问题所用的时间;备课时,
从哪些方面考虑来进行问题设计及效果怎样,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进而确定研究的切入点,设计了“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现状的调查问卷表”, 此次
发放16份问卷,收回16份问卷,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有11位本科学历的教师、9名具有初、高中教师资格的教师、5名特岗教师,平均年龄32岁,可看出,我校教师总体年轻化、学历高,有较好的专业理论,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有62.5%的老师,备课时,用来设计问题的时间占备课总时间的一半或一半以上,反映大多数教师认识到问题设计的重要性,所以每节课备课时,问题设计花费的时间要长一些。有超过80%的老师,备课时,进行问题设计考虑了学生的学情、教材、自认为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思考的价值,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考虑了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同时也考虑了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还获得基本方法或数学思想、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推敲了提问的语言和用词,从调查中看,虽然有超过一大半的教师在备课,进行问题设计经常或有时考虑了以上方面,但有一半的教师设计的问题,课堂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反映出教师备课进行问题设计时,首先对教材把握不准、学情了解不清;其次,备课时,教师备课时,还没有真正做到把自己的新理念、新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认真、深入的分析教材、及编者的用意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有一大半的教师预测了学生的答语及学生回答后教师的评价,反映出教师认识到,适时参与到学生的问题解决中是有必要的。从问卷中最后一题,反映出,老师们备课时,进行问题设计还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老师们也渴望着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在备课时,把问题设计的更有效,那么要想把问题设计的更有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一边研究,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反思。 ②了解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是否想提问题及不想提问题的原因、课上能否提出数学问题及提不出数学问题的原因,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和思路,设计了“学生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问卷表”,本次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随机抽取四至六年级166名学生,实际共收到166份有效答卷。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还是想提数学问题,只是经常能提出数学问题的学生仅占39.8%,可见大部分学生课堂上,提不出数学问题;调查反映出部分学生不想提问题的原因是不会提问、怕提出简单、错问题后教师批评、同学笑话、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激发不起提问的兴趣;大部分学生提不出数学问题的原因是教师不给提问的机会、时间不充分、环境不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