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

改革史这一块的知识是是选修中的必修,而且高考时也会出相关的试题。那么这类题目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 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1 (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5题)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 ,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

1

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

③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2分)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

【答案】 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

2

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点拨】

①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在于“三冗”,阅读材料容易看出材料已经指出了“冗费”和“冗兵”两点,还有重要一项当然就是“冗官”了。

②第一问调动、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第二问通过细读材料,可以从“民”和“国”两个方面概括。 ③本问理解材料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阶级分析的观点,苏辙和司马光反对变法都是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的阶级立场上的。

④本问设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做到史论结合即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2

(2008年上海高考34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 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 他们是否还长久地 买卖人口, 把人当牲畜? 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 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 又是谁让他们骑在

我们穷人的头上, 挥舞着鞭子? (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

3

(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

(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答案】 (1)农奴制。

(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

(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 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

【点拨】

考察了农奴制及俄国1861年改革相关史实。第一问从材料“俄罗斯”以及诗中人民的地位可以看出是落后的农奴制度。第二问作者的态度通过诗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可以看出作者持批判反对态度。第二小问答出农奴制的落后。第三问主要联系后来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获得种种权利。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3

(2009年江苏高考25题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

4

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丰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

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改革史这一块的知识是是选修中的必修,而且高考时也会出相关的试题。那么这类题目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及答案1(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25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z6sh5v0bs01k8300wxv0h1ll01f5u01c1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